留学落户北京最新政策(留学落户北京最新政策要求)
- 作者: 郭艺澄
- 发布时间:2024-07-13
1、留学落户北京最新政策
留学落户北京最新政策
北京市近日出台了《留学回国人员引进落户管理办法》,明确了留学落户的条件、程序和服务保障等事项。
落户条件:
持有国外正规高等院校学历,学士及以上学历(含)
在国外学习期间无违法犯罪记录
满足北京市人才需求目录中相关岗位要求
申请程序:
1. 登录北京市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提交申请
2. 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学历学位认证、护照、签证、在职证明等
3. 参加考核,包括笔试和面试
4. 公示和确认
服务保障:
提供就业指导、创业扶持、住房保障等服务
建立全市留学人员服务管理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重点关注:
部分高校、专业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jpg)
鼓励在京开办企业或投资创业
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给予优先支持
新政策的实施,旨在吸引更多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发展,为北京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支撑。海归人才可根据自身情况,及时了解最新政策,把握落户机会,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留学落户北京最新政策要求
留学落户北京最新政策要求
基本条件:
本科及以上学历,出国前已取得国内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在国外取得学历后,已回国两年以上(含两年),并在国内有稳定工作和住所。
无违法违纪记录。
具体要求:
积分指标:
申请人需满足以下积分指标:
.jpg)
年龄:每满1周岁得1分(45周岁以下)
学历:博士研究生35分,硕士研究生30分,本科毕业生25分
工作经历:每年1分,最高10分
社保:每缴纳1个月1分,最高12分
语言能力: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得10分或通过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其他外语等级考试得5分
北京市户籍亲属:直系亲属每人10分,非直系亲属每人5分
居住证明:
提供在北京市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有效居住证明,如房屋租赁合同、居住证等。
工作证明:
提供在北京市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工作证明,并符合最低工资标准。
学历认证:
提供国外学历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认证书。
符合以上要求的申请人,可通过以下途径申请落户:
网上申报:登录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管理系统(进行申报。
柜台办理: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柜台办理。
申请流程中,需要缴纳一定的申请费和材料审查费。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北京市户口。
3、留学落户北京最新政策规定
留学落户北京最新政策规定
为吸引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市出台了最新留学落户政策,自2023年起实施。
申请条件:
具有国外正规高校硕士及以上学位或相应层次学历;
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秀,获得学位证书原件;
在北京市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一年;
有稳定的工作和住所。
申请流程:
1. 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在线提交申请材料。
2. 材料审核通过后,获得审核通过证明。
3. 到指定受理点办理落户手续。
特殊人才绿色通道: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走绿色通道申请留学落户:
世界排名前50名的高校博士毕业生;
在国际知名企业或机构担任重要职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获得国家级或国际知名奖项的优秀科技人才;
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特殊人才。
政策亮点:
放宽了学历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均可申请。
延长了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的时间,满一年即可申请。
设立特殊人才绿色通道,吸引高层次人才。
注意事项:
申请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否则将不予受理。
申请人应在收到审核通过证明后尽快办理落户手续。
落户成功后,申请人须在北京市居住满5年才能享受户口福利。
4、留学落户北京2020新政
留学落户北京2020新政
为吸引和留住全球优秀人才,北京市于2020年出台了新的留学落户政策,进一步简化了落户程序,拓宽了落户范围。
新政要点:
1. 取消学历门槛:海外留学人员无需再满足本科及以上学历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可申请落户。
2. 放宽年龄限制:申请人年龄上限由45周岁放宽至50周岁。
3. 扩大专业范围:新增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12个重点领域,符合条件的落户人员可以享受更加便捷的落户服务。
4. 留学期间纳税证明:取消了海外留学期间纳税证明的要求,减轻了申请人的证明负担。
5. 海外工作经历:对于在海外有工作经历的人员,只要符合一定条件,也可直接申请北京落户。
申请流程:
1. 登录平台:登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办事大厅(填写申请表。
2. 提交材料:根据要求提交个人护照、学位证书、工作证明等材料。
3. 审核通过:经审查通过后,申请人可获得落户指标并办理相关手续。
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应符合北京市相关落户政策规定。
2. 落户名额有限,以审核通过时间为准。
3. 申请人应及时关注政策变化和相关通知。
留学落户北京2020新政的实施,为全球优秀人才来京发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途径,有利于北京市建设国际人才中心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