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整形手术选择磨骨还是截骨技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骨骼条件、审美需求以及医生的专业评估来决定。两者各有优缺点,适应症也不同:
1. 磨骨手术(骨表面切削)
原理:通过器械磨削下颌骨外板(外层骨质),减少骨量,使轮廓线条更柔和。
适用情况:
下颌角轻度肥大、外翻不明显。
仅需微调轮廓,追求自然过渡。
骨质较薄或希望创伤较小的患者。
优点: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保留骨骼连续性,降低骨折风险。
缺点:改善幅度有限,无法解决严重宽大或不对称问题。
过度磨骨可能损伤神经或导致骨质增生。
2. 截骨手术(线性截骨或长曲线截骨)
原理:通过截除部分下颌角骨骼(如“长曲线截骨”),直接改变骨骼架构。
适用情况:
下颌角严重外翻、角度接近直角。
需大幅缩小下面部宽度或调整不对称。
骨骼厚重,单纯磨骨效果不佳。
优点:
效果显著,可彻底改变骨骼形态。
适合复杂畸形矫正(如地包天伴随下颌突出)。
缺点: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肿胀可能持续13个月)。
技术要求高,需避开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如何选择?
综合评估:需通过CT或三维影像分析骨骼厚度、神经位置及下颌角形态。
联合应用:临床中常结合两种技术(如截骨后辅助磨骨修整边缘)。
风险考量:截骨可能伴随出血、感染或神经暂时性麻木,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
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严格遵医嘱加压包扎、流食、避免剧烈运动。
长期效果:截骨效果更持久,但过度切除可能导致皮肤松弛(需配合提升术)。
建议面诊专业颌面外科医生,根据个性化方案选择最安全有效的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