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清朝出国留学的学生(清朝出国留学的学生后来怎么样了)

  • 作者: 郭谨川
  • 发布时间:2024-05-10


1、清朝出国留学的学生

清末,时局动荡,国家积贫积弱。清政府认识到改革之急迫,派遣学生出国留学,以期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思想,挽救国家危亡。

1872年,清政府设立留美幼童计划,选派30名幼童赴美留学。在此后数十年间,大批学生远赴欧、美、日等国求学。这些留学学生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

出国留学的学生中,有詹天佑、徐志摩、胡适、梅贻琦等杰出人物。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奠定了基础。徐志摩是著名诗人,其作品清新浪漫,深受读者喜爱。胡适是著名学者,提倡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梅贻琦是著名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为清华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留学学生回国后,投身各行各业,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在科技、教育、文学、经济等领域取得了骄人成就,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清朝出国留学的学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批具有远见卓识和爱国情怀的青年。他们肩负着民族振兴的使命,远赴海外求学,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知识和思想,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清朝出国留学的学生后来怎么样了

清朝出国留学的学生后来命运各异,他们有的学成归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的留在了国外,为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詹天佑是清朝首批赴美留学的公费生之一。回国后,他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唐绍仪也是清朝公费留学的优异生,回国后曾出任民国总理兼外交总长,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徐志摩是清末赴英留学的著名诗人。他回国后,成为新月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诗作抒发着对国家和时代的忧思,影响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是清末赴英留学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翻译引进了西方思想,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一些清朝出国留学生选择留在国外,在那里取得了杰出成就。比如容闳,他是清朝首批赴美留学的学生之一。他留在美国后,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并积极支持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蔡元培也是清末赴德留学的学生,他留在国外后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教育家,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清朝出国留学的学生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经历表明,留学经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清朝出国留学的学生有多少人

清朝至清末,出国留学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7-1868):洋务运动开启

1847年,清政府首次派两名学生赴美留学,开创了出国留学的先河。至1868年,约有20名学生出国留学。

第二阶段(1868-1898):留学热潮

1868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开始大规模派学生出国留学。至1898年,约有1200名学生赴欧美等国留学。留学专业集中于军事、外交、工矿等领域。

第三阶段(1898-1911):留学高峰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认识到留学的重要性,掀起留学热潮。至1911年,约有8000名学生赴日留学,2000名学生赴美留学。留学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等各领域。

统计数据

从1847年至1911年,清朝出国留学的学生约为11420人。其中,赴日留学的最多,约占总数的70%;赴美留学的次之,约占18%。

4、清朝时期出国留学的学生名单

清末出洋留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清政府自1872年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截止1911年,清政府共派出四批官派留学生,人数约1200人。

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于1872年赴美,共30人,主要学习海军、陆军和工业技术。著名留学生有詹天佑、蔡绍基、唐绍仪等。

第二批官派留学生于1896年赴欧、美、日等国,共120人,学习军事、外交、法律、矿冶等专业。著名留学生有梁启超、唐国安、汪大燮等。

第三批官派留学生于1902年赴日,共130人,学习军事、经济、法律等专业。著名留学生有冯国璋、黎元洪、张作霖等。

第四批官派留学生于1909年赴英、法、美等国,共500人,学习军事、经济、政治、法律等专业。著名留学生有蔡元培、胡适、郭沫若等。

清末出洋留学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留学生们带回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发展。同时,留学生们也传播了民主、科学、自由等思想,启蒙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为中国近代革命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