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班(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2021)

  • 作者: 郭沐恬
  • 发布时间:2024-06-15


1、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班

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班是面向国际学生开设的学历教育项目,提供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留学班秉承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传媒专业人才。

留学班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授课。课程内容涵盖传播学、新闻学、影视制作、广告学、媒体管理等多个领域。留学班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选择汉语或英语授课。

留学班为国际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宿舍为国际标准,配备独立卫浴、空调、网络等设施。学校还设有国际交流中心,为国际学生提供生活咨询、文化交流和留学指导等服务。

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班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影视制作、广告营销、媒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外都有着出色的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班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学子报考,共同探索传媒领域的奥秘,为实现国际传播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2、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2021

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 2021

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主体,艺术类学科和新闻传播学学科特色鲜明,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外知名高校。学校积极面向全球招收留学生,欢迎有志于在中国学习和深造的优秀国际学生报考。

招生专业及名额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面向全球招收留学生专业如下: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招生名额 | 学制(年) |

|---|---|---|---|

| 汉语国际教育 | 050101 | 60 | 4 |

| 新闻学 | 050201 | 30 | 4 |

| 广播电视编导 | 050301 | 20 | 4 |

| 动画 | 050401 | 30 | 4 |

| 数字媒体艺术 | 050501 | 20 | 4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050601 | 15 | 4 |

| 戏剧与影视表演 | 050701 | 10 | 4 |

招生对象

符合下列条件的国际学生均可报名:

具有正规高中或同等学历

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50周岁

身心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无犯罪记录

申请材料

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入学申请表

护照复印件

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公证件

汉语水平证明(HSK四级或以上)

体检表

个人简历

申请专业相关作品集(如有)

申请时间

2021年3月1日-6月30日

申请方式

请访问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招生网(或通过电子邮件()索取申请材料。

录取程序

初审:学校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将被邀请参加面试。

面试:面试方式包括中文面试或视频面试,重点考察申请人的语言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录取:根据初审和面试结果,学校择优录取符合要求的申请人。

学费及奖学金

留学生的学费标准根据专业和学制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请参考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招生网。学校设有多种奖学金,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北京市政府奖学金、中国传媒大学奖学金等,优秀留学生可申请。

3、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班有哪些

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班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开设有丰富的留学班项目,面向国际学生提供以下专业领域的课程:

汉语言文学:

基础汉语班(1-6级)

进修汉语班

短期汉语沉浸课程

新闻传播:

新闻学与传播学

国际传播

数字媒体传播

艺术设计:

平面设计

数字媒体设计

动画

戏剧与影视:

表演

影视制作

音乐:

声乐

器乐

计算机科学:

数据科学

软件工程

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

比较文化

留学班课程时长通常为一年至两年,采用中文授课。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可提升中文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留学班还提供课外活动、文化交流和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全面融入中国社会。

4、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招生网

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招生网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为外国留学生专门设立的网上招生平台。通过该平台,留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媒大学的概况、招生专业、申请流程、奖学金信息等。

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招生网提供的信息全面、准确,并有多种语言版本,方便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查阅。平台还提供了在线报名系统,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提交申请材料,并随时跟踪申请状态。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留学生招生网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更新。目前,该平台已开设了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的招生项目,涵盖了新闻传播、艺术、设计、影视、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招生网不仅为留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招生信息和申请渠道,也展示了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该平台成为吸引和培养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留学生的重要窗口,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