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大学生毕业后党关系可以保留在学校吗(大学生毕业后档案和党关系有关系吗)

  • 作者: 胡艺澄
  • 发布时间:2024-05-09


1、大学生毕业后党关系可以保留在学校吗

随着大学生毕业离校,他们的党组织关系也面临着归属问题。关于是否允许大学生毕业后党关系保留在学校,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方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已经脱离了学校的教育培养环境,党组织关系应转移到其工作单位或社区。这样可以促进党组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党员与基层的联系,有利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另一方则认为,大学生毕业后仍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继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将党关系保留在学校,有利于毕业生在新的环境中尽快融入党组织,保持党员身份和政治意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这一问题,教育部和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党关系原则上应转至工作单位或居住地社区。但符合特定条件的毕业生,如考取公务员、选调生,或继续留在学校攻读更高学历的党员,可以申请将党关系保留在学校。

具体而言,符合以下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党关系保留在学校:

考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岗位的;

考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选调生岗位的;

继续留在学校攻读更高学历的;

出国留学的;

在毕业后一定期限内未就业或就业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的。

毕业生申请党关系保留,应向学校党委组织部提交书面报告,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党委组织部审核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

2、大学生毕业后档案和党关系有关系吗

大学毕业后,档案和党关系通常存在以下关联:

入党相关

档案中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表现、政治面貌和入党情况。

毕业后,党员的档案通常会转交至工作单位或人才市场,作为入党审查和组织关系转移的依据。

无党派学生的档案中也会记录其对党组织的态度和参与党内活动的经历。

就业问题

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会查阅应聘者的档案,了解其政治面貌和思想状况。

有些单位会优先考虑党员或思想进步的学生,但档案中对党关系的记录并非绝对决定因素。

组织关系管理

毕业后党员的组织关系会根据工作单位或居住地转移至相应的党组织。

档案中记录了组织关系转移的情况,以便后续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

离党或被开除党籍的学生,档案中也会相应记录。

人事档案的作用

档案是反映一个人政治、工作和学习经历的凭证,内含各种材料,如自传、成绩单、思想汇报等。档案和党关系的关联主要体现在政治面貌的记录和组织关系的转移上,在毕业后的就业、组织建设和人事管理中发挥一定作用。

3、大学生毕业后党关系应该转在哪里

大学生毕业后党关系转接是毕业生党员面临的重要事项。根据党组织关系管理规定,大学生毕业后党关系应及时转至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

转接程序如下:

1. 提出申请:毕业生党员应向原党组织提出党关系转出申请,并填写党组织关系转接申请表。

2. 原党组织审核:原党组织审核申请表,确认党员身份及党籍状况无误,并填写党组织关系转出证明。

3. 新党组织接收:毕业生党员凭党组织关系转出证明到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报到,并填写党组织关系转入申请表。

4. 新党组织审查:新党组织审查申请表,确认党员身份及党籍状况无误,并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入手续。

5. 档案归档:原党组织将党员档案移交至新党组织,并通知上级党委备案。

及时转接党关系不仅是对党员自身党籍管理的负责,也是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保障。因此,大学生毕业后应高度重视党关系转接,确保党员身份的延续性和组织归属的稳定性。

4、大学生毕业后党关系怎么办

大学毕业后,党员身份关系的处理事关个人政治前途和党的建设大局。根据党的组织原则,党员毕业后应及时转接党组织关系,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转接党组织关系的主要途径有两种:

1. 直接转接

党员毕业后直接到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有党组织的,可直接转接党组织关系。具体手续包括:携带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证等相关材料,到工作单位党组织报到,经审查合格后,办理转接手续。

2. 通过同级党组织转接

党员毕业后未直接到工作单位,或工作单位没有党组织的,可通过同级党组织转接。具体手续包括:取得原党组织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并按照规定时间到户籍所在地或居住所在地的社区党组织报到,办理转接手续。

党员转接党组织关系后,应及时向新党组织报到,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履行党员义务。只有保持党组织关系的正常,党员才能继续得到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