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第一号留学预警(教育部发布2020年第1号留学预警)
- 作者: 胡南枫
- 发布时间:2024-05-19
1、教育部发布第一号留学预警
教育部发布第一号留学预警
近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了第一号留学预警。预警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事项:
1. 多国海外高校临时关闭
自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高校采取了临时关闭的措施。学生应及时关注相关信息,做好相关应对准备。
2. 部分高校采取线上授课
为应对疫情,部分海外高校采取了线上授课的方式。学生应提前了解相关课程安排和教学要求,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网络环境。
3. 入境受限
受疫情影响,部分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入境管制措施。学生应及时关注相关政策,了解最新入境要求。
4. 语言考试取消或延期
受疫情影响,部分语言考试被取消或延期。学生应提前做好相关规划,及时了解考试动态。
5. 留学人员安全问题
提醒广大留学人员注意人身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关注当地安全提示。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呼吁广大留学人员密切关注相关信息,谨慎选择留学目的地和时间,做好充足的准备,确保留学期间的安全和顺利。
2、教育部发布2020年第1号留学预警
教育部发布2020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广大留学人员关注疫情变化,加强安全防范。
预警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多个国家疫情出现反弹,留学人员面临着较大的健康安全风险。教育部提醒留学人员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和当地政府发布的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自我防护,做好个人健康管理。
预警强调,留学人员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防范措施。在校期间,严格遵守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避免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活动。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夜间单独外出,加强防盗防抢意识。
教育部要求驻外使领馆密切关注辖区内疫情发展和留学人员安全,及时向留学人员提供信息和领事保护服务。留学人员遇到紧急困难时,可拨打中国驻外使领馆领保电话寻求帮助。
教育部提醒留学人员,如需回国,请及时向所在高校和中国驻外使领馆报备,并做好回国前的各项准备。回国后,要遵守国内疫情防控规定,接受必要的隔离和健康检测。
教育部呼吁广大留学人员认真对待本次预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应对疫情挑战,确保自身健康安全。
3、教育部发布2021年第一号留学预警
教育部发布2021年第一号留学预警,对近期境外部分高校和项目开展风险提示和预警。
预警内容
机构虚假认证:部分机构声称获得中国教育部或外国教育机构认证,但实际上并未获准。
课程内容不实:一些院校提供与宣传内容不符的课程,或课程质量较差。
师资不足:部分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签证受阻:某些国家的签证政策收紧,导致留学生赴境外学习受阻。
学费昂贵:部分院校学费高昂,超出合理水平。
提醒学生
教育部提醒广大留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仔细核实院校和机构的信息,确认其是否经过合法认证。
.jpg)
全面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质量,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
.jpg)
选择师资力量较强的院校,确保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提前了解签证政策,确保能顺利赴境外学习。
理性选择院校和专业,根据个人能力和经济条件做出明智决定。
教育部还建议留学生在出国前做好充分准备,了解目标国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4、教育部发布第一号留学预警文件
教育部发布首号留学预警文件,提醒广大留学人员谨防被境外机构或个人利用疫情牟利。
文件指出,一些境外机构或个人利用疫情在网上发布虚假或夸大宣传信息,诱导学生报名参加所谓的“在线课程”或“远程教育项目”,收取高额费用。这些项目往往缺乏正规资质和教学保障,学生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教育部提醒,正规留学机构不会要求学生在报名时支付高额费用,也不会以奖学金、学费减免或其他优惠条件诱导学生报名。学生在选择留学机构时应仔细核查其资质和信誉,并与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联系,了解相关机构的合法性。
教育部还建议学生通过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或其他正规渠道了解留学信息,并与正规留学机构签约,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件强调,学生应提高警惕,谨防被境外诈骗团伙利用。这些诈骗团伙通常以“留学中介”或“教育顾问”的名义,诱导学生转账汇款。学生应仔细辨别,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汇款,切勿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