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全国留学人数增长(全国留学人数增长率排名)

  • 作者: 郭谨川
  • 发布时间:2024-05-10


1、全国留学人数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化,我国赴境外留学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数据,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66万,2019年增至70.35万,2020年受疫情影响略有下降,但也达到60.84万。

留学目的国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位列前五。这些国家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科技和发达的经济,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

留学专业方面,商科、工程、计算机和医学等专业深受中国学生欢迎。这些专业不仅契合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也具有较高的就业前景。

留学人数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高,为留学创造了经济基础。

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国内教育资源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国际交流的加深和全球化趋势,促进了学生出国深造。

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投资。

留学人数的增长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学费和生活费用高昂,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语言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和适应。

归国后就业竞争激烈,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总体而言,留学人数的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但同时,也需要理性看待留学问题,做好规划和应对挑战。

2、全国留学人数增长率排名

全国留学人数增长率排名

近年来,中国留学人数持续攀升,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据最新统计,2022年,全国出国留学人数达98万人,同比增长8.7%。

在全国各省份中,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位居前列的省份依次为:

1. 江苏:14.2%

2. 浙江:13.5%

3. 安徽:13.2%

4. 上海:12.6%

5. 北京:12.2%

6. 湖北:11.9%

7. 福建:11.8%

8. 广东:11.6%

9. 河南:11.5%

10. 四川:11.1%

这些省份的留学人数增长率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这些地区对国际教育的重视和需求。其中,江苏、浙江和安徽省的增长率尤为突出,位居全国前三。

出国留学的增长趋势反映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表明中国国民对国际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升。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预计未来中国留学人数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3、2020全国留学生数量

2020年,我国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交流合作受到一定冲击,但中国留学吸引力依然强劲。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0年共有来自185个国家和地区的48.9万人赴华留学,同比略有增长。其中,亚洲国家留学生人数最多,达到33.9万人,占比69.3%;欧美国家留学生人数有所减少。

在留学生来源国方面,韩国、日本、巴基斯坦位列前三,印度、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国和美国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非洲国家留学生人数稳步增长,2020年达到11.9万人,同比增长近10%。

在专业选择方面,理工科仍然是留学生的首选,占比超过60%,其中工程类、计算机类和理学类专业尤为热门。其次是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类专业。

赴华留学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部分留学生出于提升学术能力和职业发展考虑,选择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还有部分留学生出于文化体验和语言学习的需求,选择短期访学或汉语进修项目。

近年来,中国政府持续加强留学领域管理,推出一系列政策保障留学生安全、合法学习。教育部制定并实施了《外国留学生高等教育管理规定》,明确留学生招生、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中国还加入了国际教育质量认证组织,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为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体验。

4、全国留学人数增长多少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以获取更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近年,全国留学人数持续增长,显示出中国对于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的重视。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89.43万人,较上年增长2.51%。其中,本科生占43.1%,研究生占45.2%,博士生占11.7%。主要留学目的地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分别占总人数的33.2%、22.1%和11.5%。

留学人数的增加反映了中国对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认识。通过留学,学生们不仅能获取高质量的教育,还能开阔眼界、提升国际化视野,为未来在国内或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留学人数的增长也给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留学归国人员带来了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留学人员回国后的规划和服务,以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人才流失。

为了鼓励留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奖学金、减免学费等。同时,政府也关注出国留学安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全国留学人数的持续增长是中国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体现。通过留学,学生们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