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北航3+2留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北航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怎么样)

  • 作者: 刘伊湉
  • 发布时间:2024-05-10


1、北航3+2留学硕士毕业生就业

北航3+2留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受到各界青睐。

得益于北航一流的教学水平和国际化的培养体系,3+2留学硕士毕业生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他们的就业领域涵盖金融、咨询、科技、新能源等多个热门行业。

北航与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例如,摩根士丹利、高盛、麦肯锡等头部金融机构每年都会在北航招聘大量3+2留学硕士毕业生。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巨头也对北航的毕业生青睐有加。

3+2留学硕士毕业生凭借其综合优势,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他们不仅薪酬水平较高,职业发展也更为顺畅。据统计,北航3+2留学硕士毕业生平均起薪超过20万元人民币,远高于普通硕士毕业生。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北航3+2留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更加广阔。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创新中的重要力量。

2、北航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怎么样

北航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广阔,主要分布以下领域:

律所与法务:北航法学院毕业生在律所和企业法务部门备受青睐,每年有逾半数毕业生进入该领域工作,在国内外知名律所和大型企业担任律师或法务专员。

司法机关:部分毕业生选择进入司法机关,如法院、检察院等单位,担任法官、检察官或其他司法辅助人员。

政府和公共服务:北航法学院毕业生在政府机关和公共服务领域也表现出色,进入立法机构、行政部门、国企等单位工作,从事法律政策制定、行政管理、法治宣传等工作。

学术界:优秀毕业生可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部分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法律教学和 research 工作。

科技与新兴行业:随着科技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北航法学院毕业生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也崭露头角,担任法律顾问、知识产权顾问等职位。

北航法学院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和良好的综合能力,在其他行业同样受追捧,包括金融、咨询、人力资源等领域。总体而言,北航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多元化,发展前景良好。

3、北航2023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北航2023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近日发布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北航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5%,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就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去向集中于科研、教育和工程技术领域,占比近60%。其中,选择攻读国内外高校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人数占比最高,约为42%。选择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占比约为12%。

行业选择

畢業生主要就业行业为航天航空、计算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占比超过70%。其中,航天航空行业成为最受毕业生欢迎的就业方向,占比接近25%。

就业地区

毕业生就业地区以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为主,占比超过60%。也有部分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地区就业,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薪酬水平

2023届北航毕业生的平均年薪为18.6万元,较上一年有所提高。其中,计算机、金融等行业毕业生的薪酬水平较高,超过20万元。

就业保障

北航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就业质量。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实习、招聘等机会。同时,学校也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求职培训,提高毕业生求职竞争力。

北航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整体向好,体现了学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成效。未来,北航将继续加强就业服务工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就业机会,助力其在各行各业施展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北航2020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北航2020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通过积极应对,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多渠道宣讲、精准对接等措施,保障毕业生就业。

根据报告,2020年北航毕业生就业率为9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深造率为22.3%,出国(境)深造率为11.3%,均高于同期全国高校平均水平。

在就业单位选择方面,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其中,国有企业吸纳了27.1%的毕业生,事业单位吸纳了23.5%。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阵地。

在就业地区分布方面,北京、上海和广东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热门地区。其中,北京地区吸纳了33.5%的毕业生,上海地区吸纳了11.3%,广东地区吸纳了8.1%。

从薪资水平来看,2020年北航毕业生平均月薪为11205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毕业生薪资较高。

2020年北航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良好。学校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保障了毕业生就业,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