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中国近代史上派出了最早的官费留学生是什么时期)
- 作者: 张泠希
- 发布时间:2024-06-12
1、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在十九世纪中叶,闭塞已久的中国被迫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1872年,清政府选拔了首批三十名官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这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学习机械、造船、采矿、电报、铁路等专业。他们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留学生中的佼佼者包括詹天佑、唐廷枢、容闳等。詹天佑后来成为中国铁路工程的先驱,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唐廷枢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化钢铁厂——唐山钢铁厂。容闳则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和教育家,为中美友好关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官派留学生制度是清政府开眼看世界的重大举措,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早期留学生学成归国后,成为中国科技、教育、外交等领域的骨干力量,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中国近代史上派出了最早的官费留学生是什么时期
中国近代史上派出最早的官费留学生始于清朝同治年间。
1868年(同治七年),清政府派遣容闳和陈兰彬赴美国考察教育制度,为国家培养近代科技人才。1872年(同治十一年),在容闳的倡议下,清政府设立了留美幼童计划,派出第一批30名官费留学生赴美留学。这些留学生被称为"幼童留美计划"学生。
幼童留美计划的目的是培养中国近代化所需要的科技人才。留学生主要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军事等学科。他们在美国接受了系统的西式教育,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幼童留美计划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留学归国者成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工程和军事等领域的中坚力量,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比如,詹天佑设计并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奠定了基础;唐绍仪参加了辛亥革命,并担任过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引入了西方进化论思想,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
幼童留美计划是中国近代史上派出的最早的官费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化培养了大量人才,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去日本是( )时期
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赴日本始于清朝的同治时期。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同治四年(1865年),恭亲王奕?奏请筹办出国留学事宜,获慈禧太后批准。
次年,清政府选拔了首批30名留学生,其中包括容闳、陈兰彬等优秀青年,赴美国留学。随后,清政府又分批选派留学生前往欧洲和日本等国学习。
赴日本的留学生最早始于同治八年(1869年)。当时,清政府选拔了15名留学生赴日本学习造船、采矿、电报、军事等专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赴日本学习的记录。
这些留学生在日本学习期间,勤奋求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学成回国后,担任要职,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容闳回国后,创建了第一所国立大学——北洋大学堂,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科学家和工程师。陈兰彬回国后,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钢铁厂——汉阳铁厂,为中国近代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赴日留学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生之路,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是( )时期
在近代中国寻求救国强国的道路上,官派留学生制度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首批官派留学生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清末。
1872年,清政府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导下,第一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这批留学生被选拔自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学校,主要前往美国学习科学技术。他们被称为“幼童赴美留学”,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
这一批留学生共有120人,平均年龄只有11岁。他们被分为四批,分别于1872年、1873年、1876年和1878年出国。这些年轻学子远离故乡,在异国他乡刻苦求学,学习科学、数学、工程等当时最先进的知识。
清政府的留学政策并不稳定。由于保守派势力的反对,幼童赴美留学计划在1881年被中止。尽管如此,这批留学生的经历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回国后成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幼童赴美留学开启了中国教育史上派遣留学生的先河。他们的留学经历不仅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为国家的富强进步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