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清朝赴美留学幼童名单(清朝派出赴美留学的那120名幼童)

  • 作者: 杨欣桐
  • 发布时间:2024-05-10


1、清朝赴美留学幼童名单

清朝赴美留学幼童名单:

第一批(1872年)

邝其照

容闳

周开锡

黄胜

朱仲连

李来声

张星枢

黄日宣

黄圭芳

卓书梅

第二批(1873年)

唐嗣琨

杨嗣恒

严荫柯

张亨嘉

陈守善

劳焯

梁咸涌

邓为

李存仁

房勋肇

第三批(1874年)

唐国安

温敏达

许维新

张恩佑

陈星旭

钟欣

郑润生

朱宽

蔡世桢

俞森

第四批(1875年)

杨兆麟

孙叔铭

林康福

邓子修

黄广生

容荫培

曾元楷

魏瀚

李洁

李荫昌

第五批(1876年)

冯昭祥

伍瑞临

彭国宝

程明道

蔡绍曾

李绍芬

郑斐文

张青仁

蔡维栋

邓士梅

第六批(1877年)

陈梦熊

容揆

刘清柔

何如璋

汪向荣

陈慈伋

何德愚

李必达

刘献廷

邓小平

2、清朝派出赴美留学的那120名幼童

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清朝政府曾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历史。

1872年,总理衙门采纳容闳提议,决定选拔15名幼童赴美学习科学和技术。经过层层筛选,年龄在10-15岁的幼童被选中,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

这批幼童在美国度过了长达十五年的时光,接受了系统的教育。他们学习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医学等多门自然科学,还接触了美国文化和政治体制。他们勤奋刻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中国近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驱力量。

归国后,这批留学生有的成为了工程师、科学家,有的成为了教育家、外交官。他们将所学知识和理念带回中国,为近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外交和政治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詹天佑设计并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近代化的奠基人。唐绍仪担任过北洋政府总理,为国家统一做出努力。郑观应则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实业家,著有《盛世危言》,对中国近代化道路进行了深刻反思。

清朝派出赴美留学的120名幼童,不仅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还为中国近代化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才。他们的事迹至今仍激励着后人,推动着中国不断向前发展。

3、清朝留学美国的120名幼童结局

1872年,“幼童出洋计划”派遣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一大胆举措拉开了中国近代留学生涯的序幕。

经过十多年的海外求学,幼童们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他们学成归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詹天佑,中国近代铁路之父,曾就读于耶鲁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归国后,他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绍仪,中国首位外交部长,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他曾担任过总理,致力于推动中外关系的友好发展。

严复,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家,肄业于皇家长宁学校。他翻译了《天演论》等西方名著,启发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

在留学期间,幼童们也经历了诸多磨难。他们远离家乡,生活习惯差异巨大,饱受歧视和偏见。但他们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幼童留学美国的故事,不仅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章节,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经历激励着后人,继续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4、清朝留学美国的120名幼童

清末“幼童留美计划”是晚清政府为寻求自强之道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1872年,恭亲王奕?与美国政府协商,选派中国120名幼童远赴美国留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留学篇章。

这些幼童年龄大多在10至15岁,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于1873年初乘坐美国军舰“科罗拉多号”前往美国。在美期间,他们入读美国寄宿学校,接受系统的美式教育,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英文等课程。

幼童留美计划旨在培养中国未来的栋梁之材,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由于种种原因,留美幼童仅有少数人得以完成学业并学有所成。大多数幼童在留学数年后归国,有的成为政府官员,有的从事教育事业,但也有一些人因适应不当或其他缘故而中途辍学。

尽管“幼童留美计划”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它仍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近代留学事业的开启,为后来的留学潮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促进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为两国日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