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留学生人才引进(陕西省留学生人才引进政策文件)
- 作者: 胡船星
- 发布时间:2024-07-28
1、陕西省留学生人才引进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陕西省高度重视留学生人才引进工作。为进一步吸纳和集聚海外优秀人才,陕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吸引留学生来陕发展。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留学人才对接会、开设咨询热线等方式,广泛宣传陕西省的留学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海外留学生关注陕西。
二是优化引进渠道。与海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举办校园宣讲会,直接向海外留学生宣讲陕西省的人才政策和发展机遇。
三是提供优惠政策。制定《陕西省引进海外留学人员优惠政策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留学人才提供住房补贴、生活补贴、交通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降低留学人才来陕就业创业的门槛。
四是强化服务保障。建立留学生人才引进专项基金,为来陕留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同时,简化留学生就业落户手续,为其在陕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陕西省留学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来陕就业创业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陕西省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引进海外留学人才,为他们提供广阔的事业平台和优质的生活环境,共同建设更加繁荣昌盛的陕西。
2、陕西省留学生人才引进政策文件
陕西省留学生人才引进政策文件
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留学生人才,促进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政策。
一、适用范围
在海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且留学期间获得国家公派或省级及以上政府资助项目的留学人员。
二、支持措施
1. 落户安家
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直接办理陕西省户口。
提供住房补贴或安家费,金额根据学历和专业等因素确定。
2. 就业创业
各级政府和事业单位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留学生。
提供创业扶持资金和政策优惠,支持留学生自主创业。
建立留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办公场所、技术支持和导师指导。
3. 培训提升
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语言培训和职业发展指导。
.jpg)
鼓励留学生参与陕西省重点产业发展和科研项目。
4. 人才评价
建立留学生人才评价体系,根据其学历、学位、科研成果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对符合条件的留学生授予省级以上人才称号或给予相应待遇。
5. 服务保障
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生活服务保障。
建立留学生联谊会,搭建交流平台和提供信息服务。
三、申请流程
有意向的留学生可通过以下方式申请:
登录陕西省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网站(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
联系陕西省各级教育、科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咨询和申请。
四、其他
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3、陕西省留学生人才引进政策
陕西省留学生人才引进政策
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促进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陕西省出台了多项留学生人才引进政策。
1. 申报条件
取得国外博士学位或在国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满2年的高校毕业生;
年龄不超过40周岁(博士后研究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身心健康,无违法犯罪记录。
2. 引进方式
直接落户: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直接在陕西省落户。
引进单位申报:留学生可依托用人单位申请引进。
自主创业:留学生可自主创业,享受政策支持。
3. 政策支持
落户补贴:给予符合条件的留学生20万元落户安家补贴。
住房补贴:给予符合条件的留学生20万元购买商品房或租赁住房补贴。
科研启动经费:给予符合条件的留学生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配偶就业:协助留学生配偶在陕西省就业或创业。
子女教育:为留学生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陕西省还出台了针对重点领域的留学生人才引进特殊政策,如在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支持。
陕西省欢迎海内外留学生回国创新创业,并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欢迎符合条件的留学生积极申请,共创陕西美好未来。
4、陕西省留学生人才引进补贴
陕西省留学生人才引进补贴
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留学生人才,促进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补贴对象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持有国外大学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且在国外获得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二、补贴标准
博士后或博士学历,年补贴15万元,连续补贴2年;硕士学历,年补贴10万元,连续补贴2年。
三、补贴申请时间
留学生回国后6个月内。
四、补贴申请所需材料
1. 陕西省留学生人才引进补贴申请表;
2. 个人简历和学历、学位证书;
3. 留学期间学习成绩证明;
4. 聘用证明或劳动合同;
5. 其他相关材料。
五、补贴发放方式
补贴分年度拨付,每年一次性发放到个人账户。
六、兑现条件
1. 在陕西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全职工作满2年;
2. 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并签署服务协议;
3.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不良行为记录。
七、监督管理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本办法的执行,对补贴申请进行审核、核实。用人单位负责对补贴兑现条件的监督管理。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