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中国留学生制度从何时开始(中国留学生制度从何时开始实施)

  • 作者: 朱栀梦
  • 发布时间:2024-05-12


1、中国留学生制度从何时开始

中国留学生制度始于清末。1872年,清政府派遣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开启了中国留学生制度的先河。这些幼童学成归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各种科学技术,为国家培养人才。1920年代,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高峰,主要留学国家为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

1931年,日本侵华后,中国政府派遣大批留学生赴欧美留学,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对抗日本侵略。这一时期,中国留学生为抗战和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留学生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51年,中国政府设立了公派留学制度,选拔优秀学生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留学。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大力鼓励和支持留学生赴国外留学,留学人数迅速增长。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数量持续增加,留学国家更加多元化。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中国留学生制度从何时开始实施

中国实施留学生制度始于清朝末期。

1872年,李鸿章向清政府提出“派遣学生出国学习”的建议,旨在派遣优秀学生赴欧美等国学习西学,以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

1873年,清政府首次选拔120名幼童出国留学,开启了中国留学生制度的先河。此后,清政府陆续派遣多批学生出国留学,重点学习军事、海军、工业、医学等领域。

1898年,清政府设立留学生监督处,专门负责管理留学事务。1902年,清政府颁布《奏定留学生管理规则》,对留学生选拔、管理、经费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民国时期,中国留学生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都设置了专门机构管理留学生事务,并出台了相关法规。1920年,政府成立教育部留学司,负责留学生选拔和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留学生制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了高等教育部留学司,负责管理留学事务。195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留学生工作的若干规定》,对留学生的派遣、管理、待遇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生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1981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国留学管理规定》,对出国留学的程序、条件、管理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2003年,教育部设立了留学服务中心,负责为留学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

3、中国留学生制度从何时开始的

中国留学生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近代。

清末:派遣留学生

1847年,清政府曾派遣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船舶制造和外交。此后,又陆续派遣学生出国学习政治、军事、科技等领域。

民国时期:兴起留学热潮

民国成立后,留学热潮兴起。1919年,国立北京大学设立留学部,专门负责留学事务。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主要前往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学习。

新中国成立初期:暂停留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外关系紧张和国家建设需要,留学活动一度暂停。

改革开放后:恢复留学制度

1978年改革开放后,留学制度得到恢复。中国政府开始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主要前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

21世纪:留学规模不断扩大

21世纪以来,中国留学规模不断扩大。政府鼓励学生留学,并提供留学奖学金等支持。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赴海外深造,形成了庞大的留学生群体。

中国留学生制度经过了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后和21世纪这几个阶段的发展,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

4、中国留学生政策是谁制定的

中国留学生政策由多个政府机构和部门制定,包括:

教育部:负责制定教育政策,包括留学生管理。

外交部:负责与其他国家协调留学生交流事宜。

公安部:负责出入境管理,包括留学生的签证和居留许可。

国家移民管理局:负责日常留学生的管理,包括签证签发、护照管理和出入境检查。

外国专家局:负责管理留学人员的工作许可和相关事宜。

商务部:负责促进留学生在华投资和创业。

科技部:负责支持留学生在华开展科研活动。

这些机构共同制定和实施中国留学生政策,以规范留学生管理、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为留学生在华学习、生活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