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留苏学生名单(第一批留苏学生名单21 发展)
- 作者: 王洛苡
- 发布时间:2024-05-10
1、第一批留苏学生名单
.jpg)
第一批留苏学生名单
1921年,为了培养中国急需的工业化人才,北洋政府经教育部选拔出第一批赴苏联留学的学生。这批学生共100名,将于1922年启程赴苏。
名单如下:
1. 张国藩(武汉大学)
2. 李四光(北京大学)
3. 袁俊(西北大学)
4. 竺可桢(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5. 侯德榜(北京工业专门学校)
6. 冯仲云(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7. 萧友梅(上海音乐学校)
8. 俞大维(保定军校)
9. 张奚若(北京大学)
10. 顾毓琇(清华大学)
11. 马寅初(北京大学)
12. 汤用彤(清华大学)
13. 钱三强(上海交通大学)
14. 严济慈(清华大学)
15. 赵九章(清华大学)
16. 华罗庚(清华大学)
17. 苏步青(东南大学)
18. 李俨(浙江大学)
19. 茅以升(浙江大学)
20. 陈嘉庚(福建私立集美学校)
......
这批留苏学生学成归国后,为中国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者。
2、第一批留苏学生名单21 发展
1921年,第一批20名中国留学生远赴苏联求学,开启了中国留学的先河。这批留苏学生的名单如下:
1. 蔡和森
2. 向警予
3. 赵世炎
4. 张太雷
5. 刘仁静
6. 邓中夏
7. 瞿秋白
8. 王荩芳
9. 李富春
10. 罗学瓒
11. 陈延年
12. 陈乔年
13. 周恩来
14. 张昆弟
15. 俞秀松
16. 黄日葵
17. 刘少奇
18. 肖劲光
19. 陈公培
20. 周佛海
这批留苏学生在苏联学习期间,不仅掌握了马列主义理论,更培养了革命精神和国际视野。他们回国后,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骨干力量,在建党、建军、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蔡和森作为一大代表,参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周恩来作为主要领导人,参与领导了长征、延安整风和抗日战争;邓中夏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工会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瞿秋白和张太雷领导了北伐战争中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这批留苏学生名单上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领导人,如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和陈云等。他们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值得后人永志铭记。
3、第一批留苏学生名单1953年
1953年,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名单如下:
北京大学
王蒙
郑伯农
张志功
曹乃谦
清华大学
钱学森
黄克智
王大珩
谢家麟
中国人民大学
薄一波
康永和
林默涵
北京师范大学
冯友兰
雷洁琼
杨秀峰
复旦大学
许国璋
陈望道
吴文藻
南京大学
黎澍
周光召
严济慈
浙江大学
华罗庚
苏步青
陈建功
天津大学
钱伟长
葛庭燧
王淦昌
上海交通大学
蒋南翔
刘仙洲
张维
.jpg)
哈尔滨工业大学
周培源
冯康
朱建华
北京航空学院
顾诵芬
黄志强
屠守锷
这一批留苏学生是中国科技、教育和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学成归国后,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第一批留苏学生名单是什么
第一批留苏学生名单
1921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选拔了首批20名学生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留学。这20名学生均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员或积极分子,他们分别是:
1. 周恩来
2. 刘少奇
3. 蔡和森
4. 瞿秋白
5. 陈延年
6. 陈乔年
7. 萧劲光
8. 向警予
9. 罗亦农
10. 罗章龙
11. 李富春
12. 李维汉
13. 赵世炎
14. 王若飞
15. 邓小平
16. 俞秀松
17. 何孟雄
18. 傅钟
19. 李启汉
20. 高自谦
这批留苏学生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接受了马列主义理论、革命战略和军事知识的培训,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和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