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英国留学专业(徐志摩曾经在英国的什么大学求学)
- 作者: 陈若兮
- 发布时间:2024-05-27
1、徐志摩英国留学专业
徐志摩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期间选修了政治经济学专业。该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_1.jpg)
徐志摩选择这一专业,一方面受当时英国政经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他个人的兴趣和理想有关。当时,英国经济界正值凯恩斯主义兴起时期,而政治界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社会改革措施。这些思潮激发了徐志摩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探索欲望。
.jpg)
在伦敦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徐志摩广泛涉猎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诸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他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研讨会和辩论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思想,深化对政治经济问题的理解。
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学习,徐志摩不仅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
2、徐志摩曾经在英国的什么大学求学?
徐志摩曾留学英国,先后就读于两所著名学府。
第一所:杜伦大学
徐志摩于1920年进入杜伦大学希尔顿学院学习政治经济学。在这里,他广泛涉猎西方文学和哲学,接触到了当时英国最先进的学术思想。不过,他在杜伦大学的求学时间并不长,仅有一年多。
第二所:剑桥大学
1921年,徐志摩转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主修英语文学。剑桥大学拥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和浓郁的人文气息,给徐志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他广泛阅读英语文学名著,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极大地开阔了他的文学视野。
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度过了两年时光,这段经历对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英国求学的经历,不仅使他掌握了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还培养了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这些因素都为其日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奠定了基础。
3、徐志摩英国留学时改名叫什么
徐志摩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希志模”,取自英文姓氏“Hyslop”。
在英国留学期间,徐志摩与教他英文的Hyslop教授关系亲密。为了表示敬重和感激,徐志摩将自己的名字中的“志”字改成了“希”,取自Hyslop的姓氏第一个音节。
“希志模”这一名字寄托了徐志摩对Hyslop教授的敬意和对英国文化的向往。它也象征着徐志摩在异国他乡的自我成长和文化探索。
后来,徐志摩回国后仍旧沿用“希志模”这个名字。直到新月社成立以后,他才改回本名“徐志摩”。
“希志模”这一名字虽然短暂,但它却承载着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的重要经历和情感。它见证了徐志摩在文化上的探索和自我成长,也成为了他一生中难忘的印记。
4、徐志摩英国留学时导师是谁
在徐志摩留学英国期间,他的导师是罗素(Bertrand Russell),他是剑桥大学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罗素以其在逻辑、数学基础和社会哲学方面的著作而闻名,他也是一名杰出的反战活动家。
罗素对徐志摩的学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素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激发了徐志摩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同时也培养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意识。在罗素的指导下,徐志摩撰写了他的硕士论文《康德的时空观》。
罗素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的榜样,也激发了徐志摩对社会责任感的热情。罗素对反战和社会正义的坚定承诺,促使徐志摩成为一位积极的社会评论家,始终批判专制主义和不公正。
徐志摩和罗素之间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罗素对徐志摩的才华和潜力深表赞赏,而徐志摩也对罗素的学识和社会关怀肃然起敬。在罗素的指导下,徐志摩成长为一名杰出的诗人和知识分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社会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