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改脸型磨骨手术是一种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辅助的颌面整形手术,旨在精确调整面部骨骼轮廓(如下颌角、颧骨等),以改善脸型。以下是其具体步骤的详细说明:
1. 术前准备
数字化评估:
通过3DCT或CBCT(锥形束CT)扫描面部骨骼,生成三维模型。
计算机模拟术后效果,与患者沟通设计个性化方案(如截骨范围、角度)。
常规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确保手术安全性。
排除禁忌症(如严重心脏病、凝血障碍)。
2. 手术步骤
(1)麻醉
通常采用全身麻醉,确保手术无痛感。
(2)切口设计与入路
口腔内切口(常用):
在牙龈与颊黏膜交界处切开(约45cm),避免外部留疤。
耳后/发际线切口(少数情况):
用于辅助操作或特定部位调整。
(3)骨骼暴露与剥离
钝性分离肌肉和组织,显露目标骨骼(如下颌角、颧骨体)。
保护重要神经(如下牙槽神经、面神经)。
(4)3D导航下截骨/磨骨
下颌角调整:
使用摆锯或超声骨刀按预设方案截除多余骨质,缩小下颌角宽度。
打磨棱角处,形成自然弧度。
颧骨缩小:
截断颧骨体或颧弓,向内推移固定(钛钉/钛板)。
下巴塑形(可选):
截骨前移或缩窄颏部,调整比例。
(5)止血与冲洗
电凝止血,生理盐水冲洗骨屑,降低感染风险。
(6)固定与缝合
可吸收线缝合口腔内切口,外部加压包扎。
3. 术后处理
恢复期:13天:面部肿胀高峰,需冰敷;流质饮食。
1周:拆线(口腔内),佩戴弹力头套固定塑形。
13个月:肿胀逐渐消退,骨骼愈合,避免剧烈运动。
并发症防控:
预防感染(抗生素)、神经麻痹(营养神经药物)。

4. 技术优势与风险
优势:3D技术提升精确度,减少对称性误差。
切口隐蔽,恢复后无明显疤痕。
风险:出血、感染、神经损伤(暂时性麻木)、骨不连(罕见)。
注意事项
选择有颌面外科资质的医院和医生。
术后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如3DCT评估愈合情况)。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步骤的细节或风险,建议咨询专业颌面整形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