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我国发生的第一例留苏学生结婚案(我们国家发生的第一例留苏学生结婚案)

  • 作者: 郭珺珩
  • 发布时间:2024-05-10


1、我国发生的第一例留苏学生结婚案

1920年,一桩跨越万里海疆的婚事在北京举行,轰动一时,它就是我国发生的第一例留苏学生结婚案。

男主角叫罗世焕,是清华大学的一名留苏学生。在俄国留学期间,他结识了女主角王若飞,一位来自中国山東的留学生。两人相识相恋,经过长途跋涉,共同回到祖国。

回国后,罗世焕担任清华大学教授,王若飞则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任教。两人希望在北京结婚,但当时中国对跨国婚姻尚未有明确法律规定,这桩婚事遇到了重重阻碍。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罗世焕和王若飞向北京地方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法院判决他们的婚姻有效。这场官司轰动全国,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经过近一年的审理,1920年11月20日,北京地方法院做出了判决:支持罗世焕和王若飞的诉讼请求,认定他们的婚姻合法有效。这一判决在当时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法律开始承认跨国婚姻的合法地位。

罗世焕和王若飞的婚礼在北京的一所教堂举行,来自政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数百名嘉宾出席了婚礼。这场婚礼成为当时一段佳话,也为后世中外婚姻的合法化奠定了基础。

2、我们国家发生的第一例留苏学生结婚案

3、我国发生的第一例留苏学生结婚案件

4、谁同意 第一例留苏学生结婚

二十世纪初,中国饱受战乱和贫穷之苦。为了寻求救国之道,大批青年学生远赴海外求学。其中,俄罗斯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

1921年,在莫斯科东方大学求学的杨开慧与湖南同乡蔡和森结为伉俪,成为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对留苏学生夫妻。

杨开慧出生于湖南长沙,自幼接受新式教育,思想开明。赴俄留学后,她结识了革命志士蔡和森。两人志同道合,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蔡和森早年追随毛泽东参与革命斗争,后前往莫斯科留学。在东方大学,他与杨开慧相识,被她的才华和革命热情所吸引。

当时,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生活不易,经常面临经济困难和政治压力。杨开慧和蔡和森互相关心,扶持鼓励。他们在莫斯科举行了简单的婚礼,由东方大学的几位老师见证。

杨开慧与蔡和森的婚姻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彰显了留苏学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他们的结合也成为海外中国学生运动中的一段佳话。

后来,杨开慧和蔡和森回国投身革命斗争。杨开慧不幸牺牲,蔡和森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他们的爱情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