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留学生应届身份(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就业落户服务系统)
- 作者: 李司柠
- 发布时间:2024-05-09
1、教育部留学生应届身份
作为应届留学生,教育部留学生应届身份至关重要。它不仅证明着在华学习的合法性,也关系到后续就业、签证办理等一系列问题。
教育部留学生应届身份指的是在当年9月1日前注册入学、首次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并于当年7月31日前毕业的留学生。拥有应届身份的留学生可以享受以下福利:
毕业后可在中国境内从事与其专业或学习经历相关的工作
可在毕业后一定期限内申请就业居留许可证,继续留华工作
可凭应届身份回国后申请学位认证
如果留学生未能获得应届身份,将面临以下限制:
无法在境内获得合法就业机会
无法申请就业居留许可证
回国后申请学位认证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务必保持应届身份,避免在毕业前转学、休学或中断学业等行为。如果因特殊情况无法获得应届身份,也应及时向教育部门咨询解决方案。
教育部留学生应届身份对于在华留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留学生应珍视这一身份,并积极配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要求,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2、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就业落户服务系统
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就业落户服务系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人数不断增加。为更好服务留学生就业落户,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搭建了就业落户服务系统。该系统旨在为留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落户服务,帮助他们顺利融入中国社会。
.jpg)
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求职招聘信息发布:提供海量国内外就业岗位信息,涵盖各行各业,满足留学生多样化的求职需求。
简历投递与管理:留学生可以一键创建在线简历,并便捷地向多家企业投递。系统还支持简历库管理,方便留学生跟踪求职进展。
线上就业指导:提供专业的线上就业辅导,包括简历写作、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帮助留学生提升求职竞争力。
落户办理指南:提供各地留学生落户政策、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等详细指南,协助留学生顺利获得落户资格。
该系统与全国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整合优质资源,为留学生提供全方位就业落户服务。留学生只需登录系统,即可享受以下便捷体验:
一站式服务:涵盖求职、招聘、就业指导、落户办理等全流程服务,免去多头奔波之苦。
信息及时准确:与教育部、各省市人社部门实时数据对接,确保信息及时可靠。
专业高效:由专业团队提供服务,指导留学生准确进行就业落户的各项操作。
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就业落户服务系统为留学生在华就业落户提供了极大便利,有效促进了留学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教育部留学生应届身份怎么填
教育部留学生应届身份填报指南
留学回国人员应届身份填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一、毕业回国且未就业
填报“应届毕业生”
二、毕业回国且已就业
如果已就业但未超过两年,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填报“应届毕业生”:
未缴纳社会保险
缴纳社会保险不足12个月
在国(境)外工作
如果已就业超过两年,或不符合上述条件,则填报“非应届毕业生”
填写流程
1. 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
2. 点击“服务大厅”—“学历查询”—“学历认证申请”
3. 选择认证类型为“补充认证”
4. 按照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并在“应届毕业生身份”栏位选择正确的选项
5. 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如毕业证、成绩单等
6. 提交申请,等待审核结果
注意事项
应届身份填报不实将影响后续就业、落户等权益
留学回国人员可多次申请学历认证,以变更应届身份
如对应届身份填报有任何疑问,可咨询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4、教育部留学生应届生身份声明
教育部应届毕业留学生身份声明
为保障应届毕业留学生在回国就业过程中享受相关政策优惠,教育部特此发布身份声明。
适用范围:
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届毕业留学生:
已获得国(境)外高校学士及以上学位
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毕业
毕业后回国就业
身份认定:
经教育部学信网认证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即可认定为应届毕业留学生:
入学前在中国接受过教育(含高等教育)且取得相应毕业证书
入学前在中国境内工作,且工作时间累计满一年
享受优惠:
应届毕业留学生回国就业后,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落户优惠:优先落户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
_1.jpg)
就业补贴:政府提供一定金额的就业补贴
社保缓缴:可享受社保缓缴政策,减轻就业初期经济负担
科研资助:可申请国家科研基金等资助项目
申报流程:
应届毕业留学生需向教育部驻外使(领)馆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申报应届生身份。所需材料包括:
学历学位证书
毕业证明
护照或身份证
回国计划
注意事项:
已在国内就业或创业的留学生不属于应届毕业生范畴。
应届毕业生身份仅享受一次,不可重复申请。
伪造或冒用应届毕业生身份的行为将受到处罚。
教育部将加强对应届毕业留学生身份的审核,保障政策的公正有效实施,为留学生回国就业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