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上世纪留学生有多少人(上世纪留学生有多少人数)

  • 作者: 张岁桉
  • 发布时间:2024-07-13


1、上世纪留学生有多少人

20世纪,留学海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接受现代教育的重要途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快,留学海外的人数逐渐增加。

1905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出洋学生章程》,鼓励和资助学生出国留学。这一时期留学的主要目的地是日本和美国。1910年,中国留学生总数约为1.2万人,其中日本留学生约占60%。

五四运动后,留学热潮掀起。1919年至1921年间,留学生人数激增,达到3万人左右。法国、德国和苏联成为新的留学目的地。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留学生总数约为5万人。

随着中国战乱的加剧,留学人数有所减少。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留学欧洲和美国的中国学生回国参加抗战。新中国成立后,留学人数进一步下降,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恢复。

综合来看,20世纪中国留学生总数约为10万人。他们为中国近代和现代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上世纪留学生有多少人数

二十世纪是中国留学潮迭起的一个世纪。据不完全统计,该世纪初第一批留学生人数约为 1300 人,随着清末废除科举、新学兴起,赴海外求学的人数逐渐增加。1905 年至 1911 年的第六批官派留学生人数达到 1637 人,至此,清末共派出 1937 名官费留学生。

民国时期,由于政局动荡,留学人数起伏不定。1919 年五四运动后,出国留学进入高潮,至 1921 年,留美学生人数达到 4600 人。此后,留学人数因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而有所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留学人数一度下降。1978 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留学潮重新兴起,至 1998 年,出国留学人数超过 10 万人。二十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出国留学人数持续增长,据统计,至 1999 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到 30 万至 40 万人。

二十世纪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带回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和管理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留学生更是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3、上世纪出国留学的名人

上世纪出国留学的名人层出不穷,他们怀揣着求知若渴的心,远赴他乡,吸收国外先进的知识与文化。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1910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的留学经历开阔了视野,接触到了西方现代思想,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周恩来,新中国第一任总理,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国外学习期间,不仅掌握了革命理论,还锻炼了组织能力,为日后领导新中国建设奠定了基础。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1935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航空航天工程,1939年获博士学位。他在国外学习期间,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1945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费米,1948年获博士学位。他在国外学习期间,提出了著名的杨-米尔斯理论,为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出国留学的名人还有许多,他们有的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的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历年留学生人数统计

近些年来,中国留学人数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深造。据统计,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约为28万人,2015年突破50万人,2020年达到70.35万人。

从留学目的国来看,美国一直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近五年每年赴美留学人数均超过30万人。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也是中国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地国。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留学的支持力度。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大对留学人员的资助力度,并鼓励学生自主出国留学。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投入也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将子女送出国留学,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合作也在不断深化。近年来,中国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签署了多项教育合作协议, 为中国留学生出国留学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展望未来,中国留学人数仍将保持增长势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将选择出国深造,以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