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时期很多人去日本留学(民国时期为什么那么多人去日本留学)
- 作者: 郭黎初
- 发布时间:2024-05-10
.jpg)
1、为什么民国时期很多人去日本留学
民国时期,赴日留学蔚然成风,吸引了大批中国学子前往日本求学。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地理位置便利,文化渊源深厚: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文化相近。两国在历史上交往频繁,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
二、教育制度先进,学术氛围浓厚:日本明治维新后,教育体制全面西化,大学林立,学术研究成果斐然。当时日本的教育水平在远东地区首屈一指。
三、求学费用低廉,生活环境适宜:相对于欧美国家,日本留学的费用要低廉得多。同时,日本的生活成本也较低,适合中国留学生长期学习生活。
四、留学政策友好,手续便利:日本对中国留学生持欢迎态度,留学手续简便。中国学生赴日留学不用事先学习日语,可以通过学习预备科的方式逐渐适应日本的教育环境。
五、就业前景广阔,归国后受重视:日本留学归国后的学生在国内颇受欢迎。民国时期,日本留学归国人员在政府机关、教育界、实业界等领域担任要职,前途一片光明。
因此,在民国时期,得益于地理、文化、教育、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赴日留学成为中国学子开阔眼界、追求知识、提升人生竞争力的首选途径之一。
2、民国时期为什么那么多人去日本留学
民国时期,留学日本蔚然成风,原因众多:
日本近现代化进程迅速,教育体系完善,在科技、医学、军事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吸引了众多中国留学生。
地理上的便利性促进了留学日本的潮流。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交通便利,费用相对较低。
第三,当时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军阀割据,留学日本被视为一种避难和谋求出路的方式。
_1.jpg)
第四,日本政府对华留学采取了鼓励政策,提供奖学金和便利条件,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
第五,日本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教育理念和生活方式也吸引了不少中国知识分子。
⑥、一些留学日本的学生在日本接受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思想,回国后成为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如鲁迅、周恩来等。
3、为什么民国时期都去日本留学
民国时期,大量中国学子远赴日本求学,蔚为风潮。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中日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利: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交通便捷,距离近、费用低,方便学子往来就学。
日本教育体系先进,学制齐全:日本明治维新后,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建立了完善的学制体系,拥有众多一流大学和专科学校,为中国学子提供了丰富的求学选择。
日本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自清末民初以来,日本思想文化在中国广为传播,如自由主义、民主思想和科学技术等,吸引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他们渴望到日本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以救国救民。
日本政府的鼓励政策:日本政府出于扩张野心的考虑,对中国留学生采取了鼓励政策,提供奖学金、简化签证等,吸引中国学子赴日留学。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使大批中国学子在民国时期涌向日本留学,他们不仅吸收了日本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也传播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日两国的交流和了解。
4、民国时期去日本留学的费用
民国时期,去日本留学的费用并不便宜。根据当时的情况,赴日留学的费用主要包括学费、生活费和旅费。
学费
当时,日本帝国大学的学费约为150日元/年,政府立大学为120日元/年,私立大学为100日元/年。考虑到民国初年汇率约为1日元兑换0.5银圆,那么中国留学生需要花费约75-150银圆/年的学费。
生活费
日本东京、京都等大城市的生活费相对较高。民国初年,普通留学生每月基本生活费约为30-50银圆,包括房租、伙食、交通和日用品等开支。
旅费
民国初年,从上海到东京的船票价格约为200-300银圆。因此,赴日留学单程旅费就需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开支。
综合计算
赴日留学一年的费用大约在300-550银圆之间。这笔费用对于当时普通中国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因此,只有富裕家庭或得到政府资助的学生才能赴日留学。
民国时期,日本留学的门槛较高,费用昂贵。但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中国学生前往日本求学,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