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校留学生(2021年度四川省留学人员)
- 作者: 李南汐
- 发布时间:2024-05-25
1、四川高校留学生
川蜀大地,巴山蜀水,近年来吸引了众多海外学子在此求学深造。四川高校留学生群体规模日益壮大,为四川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自非洲、亚洲、欧洲和美洲的留学生们在四川高校学习,不仅汲取了专业知识,更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和社会。他们积极融入中国校园生活,组建社团、举办文化活动,与中国师生展开热烈的交流。
四川高校为留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生活环境,开设国际课程、建立留学生公寓,并设立奖学金,支持留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同时,学校组织文化体验之旅、社会实践活动等,帮助留学生了解四川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
留学生们在四川高校的经历,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更培养了他们对中国的情感。他们通过与中国师生和同学的互动,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中国社会的认同感也与日俱增。
作为四川高校留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他们既是四川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中国与海外国家友谊的使者。他们将四川高校的学术成果和文化魅力带向世界,也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展示给国际舞台。
2、2021年度四川省留学人员
.jpg)
2021年度四川省留学人员评选圆满落幕,评选出百余名优秀留学人员,他们来自世界各地顶尖高校,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这些留学人员学成归国后,活跃在科研、教育、产业等各行各业。他们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前沿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科研领域,四川大学教授李华,曾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组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型材料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王明,毕业于牛津大学,其主导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为四川省地方金融改革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在教育领域,西华大学教授张慧,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回国后潜心培育教育人才,为四川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赵琴,曾在维也纳音乐学院深造,回国后致力于音乐教育国际交流,为四川省打造了一张靓丽的音乐文化名片。
在产业领域,中科云谷(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立,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回国后投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为四川省打造了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产业集群。四川省绿色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敏,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回国后在清洁能源领域大施拳脚,助推四川省绿色发展。
这些留学人员的杰出成就,不仅是对四川省留学事业的肯定,更是四川省人才强省战略的成功实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留学报国的初心,为四川省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3、四川高校留学生就业补贴
四川高校留学生就业补贴助力人才留蓉
为促进四川省高校留学生毕业后留在四川就业,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就业创业补贴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给予一定金额的就业补贴。
补贴对象为在省内高校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并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在四川省依法登记注册就业的高校留学归国人员。补贴标准分为三个档次,博士研究生为10万元,硕士研究生为8万元,本科生为6万元。
《办法》的出台,为留学生在四川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就业补贴,留学生不仅可以减轻经济负担,还能增强在蓉就业的信心。四川省还为留学生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创业扶持、落户激励等,营造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相关数据显示,自《办法》实施以来,四川省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就业率稳步提升。2023年上半年,全省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就业率达到95.6%,其中在蓉就业人数占85%以上。
四川高校留学生就业补贴政策,不仅为留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也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四川省将进一步提升人才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4、四川留学生人才引进政策
四川省推出了多项人才引进政策,旨在吸引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对于四川籍海外留学人员,省政府提供了“蓉漂人才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并提供租房补贴和免费职业培训等优惠政策。
针对非四川籍留学生,省政府制定了“天府英才计划”,对在川工作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的资助。同时,为海外留学人员提供创业孵化、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
四川省还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开辟了“芙蓉人才计划”,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和子女教育等优惠待遇。
为了留住海外人才,四川省建立了“蓉城英才计划”,对长期在四川工作并取得突出贡献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授予“蓉城英才”称号,并提供终身荣誉津贴和子女教育、医疗等福利保障。
这些人才引进政策旨在为海外留学人员在四川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四川工作和生活,为四川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