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顺德留学生海归政策(顺德学历入户条件最新政策2020)

  • 作者: 杨欣桐
  • 发布时间:2024-07-29


1、顺德留学生海归政策

顺德海归精英引进扶持政策

顺德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境)创新创业,出台《顺德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措施》(顺府办函〔2022〕19号)。

对新引进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在顺德区创办企业或领衔创办高层次人才团队,并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团队的,给予100万元人民币资助。对新引进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在顺德区企业担任技术负责人或核心骨干的,给予50万元人民币资助。对新引进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在顺德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工作的,给予10万元人民币资助。对新引进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取得相关从业资格证书所需的培训费、考试费等费用,按照实际发生额给予资助,资助额度最高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

顺德区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提供支持,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境)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2、顺德学历入户条件最新政策2020

顺德学历入户条件最新政策2020

为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顺德区出台了最新学历入户政策。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落户顺德:

1. 应届毕业生落户

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毕业两年内

到顺德区就业并已缴纳社保

2. 非应届毕业生落户

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本科毕业后取得学位)

到顺德区就业并已缴纳社保满一年

且在我市无自有住房

3. 其他情况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

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后,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且就业满三年,在我市无自有住房的;

在顺德区投资或创业并缴纳一定额度的税收或社保的。

申请材料

身份证、户口簿

学历、学位证书

就业证明、社保缴纳证明

无自有住房证明(如已缴纳住房公积金、购房合同等)

申请流程

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或顺德政务服务网(

选择户政》户籍迁入》学历引进申请

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材料

注意事项

落户时间为申请材料齐全并受理后30个工作日内

户口迁入后,须在顺德区居住满5年以上,才能申请在顺德区购房

有违法犯罪记录者,不得申请学历入户

3、顺德留学生海归政策最新消息

顺德留学生海归政策最新消息

为进一步吸引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顺德区出台了《关于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及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并对留学生海归政策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措施》明确,顺德区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引进留学生海归人才,包括举办海外人才招聘会、开展海归人才库建设、提供创业孵化和就业服务等。

在生活保障方面,《措施》提出,符合条件的留学生海归可享受住房补贴、租房补贴、交通补贴、子女教育补贴等福利。同时,顺德区还将为留学生海归提供医疗保障、社会保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

在发展平台方面,《措施》鼓励用人单位引进留学生海归,并对企业提供一定的人才补贴。同时,顺德区还将支持留学生海归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指导、场地支持、融资服务等。

《措施》还明确,顺德区将建立留学生海归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镇街共同做好留学生海归的引进、服务和管理工作。

《措施》还对留学生海归的认定标准、申请程序和退出机制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细化。留学生海归可通过顺德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或相关部门进行申请。

此次顺德区出台的留学生海归新政,体现了顺德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视和吸引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顺德区的人才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顺德留学生海归政策有哪些

顺德留学生海归政策

顺德市高度重视海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留学生和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创新。具体政策如下:

住房补贴:

留学生回国后落户顺德的,最高可获得50万元住房补贴。

海外高层次人才购房或租赁住房的,最高可申请200万元住房补贴。

创业支持:

留学生在顺德创办企业的,可享受创业补贴、无偿办公场地等扶持。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担任企业创办人和高管的,企业可获得研发经费资助、人才引进奖励等支持。

就业安置:

顺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留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就业推荐和技能培训。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后,可享受优先推荐就业、事业编制招聘等便利。

其他优惠政策:

子女教育:留学生和海归人才子女可优先享受顺德市优质的教育资源。

户籍迁入:留学生回国后可办理户籍迁入顺德,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

医疗保障:留学生和海归人才可享受顺德市的医疗保障政策。

这些优惠政策旨在吸引和留住更多海外人才,为顺德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和海归人才可通过顺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顺德市留学人员联谊会等渠道了解具体政策详情和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