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返校通知(2021外国留学生开学怎么办)
- 作者: 王希柠
- 发布时间:2024-07-01
1、外国留学生返校通知
外国留学生返校通知
尊敬的留学生朋友们,
欢迎回归校园!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我校已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各位留学生返校。为保障各位返校安全顺利,特此发布返校通知,请认真阅读并配合执行:
返校时间:
2023年8月25日(星期五)
返校流程:
1. 确认返校日期:请在返校前联系所在学院确认具体返校日期。
2. 行程报备:请于返校前14天通过“留学生报备系统”申报行程信息。
3. 核酸检测:返校前48小时内须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学生方可返校。
4. 入校报到:返校当日,请携带护照、学生证、核酸检测结果等相关材料,到指定报到处报到。
5. 隔离观察:返校后将在指定宿舍或校外隔离酒店进行5天隔离观察,期间每日进行健康监测。
返校注意事项:
1. 注意个人防护:返校途中及在校期间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2. 保持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宿舍环境整洁。
3. 健康监测:返校后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
4. 不私自外出:隔离观察期间,不得私自离开隔离场所。
5. 遵守防疫规定: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遵守各项防疫规定。
学校将持续关注疫情动态,并及时调整防控措施。请各位留学生朋友们密切关注学校发布的最新信息,积极配合防控工作,确保自身安全和校园健康。
欢迎回家!
[学校名称]
2023年8月15日
2、2021外国留学生开学怎么办
随着新学年的临近,许多海外留学生满怀期望准备返校,然而受疫情影响,留学之路充满挑战。
入境政策严苛:为防止疫情传播,不少国家对留学生入境实施了严格的限制措施。部分国家要求留学生在出发前进行多次核酸检测,并在入境后接受隔离观察。一些国家还限制了留学生入境的时间或人数。
签证延期困难:疫情期间,许多留学生的签证到期或临近到期。由于疫情导致关闭或服务中断,相关部门签证延期申请的处理受到影响。一些留学生因此面临签证过期或无法按时返校的窘境。
学费和生活费用压力: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影响,不少留学生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受到波及。学费和生活费用大幅增加,加大了留学生的经济负担。
线上教学挑战:受疫情影响,部分学校转为线上教学。时差、网络环境和缺乏面对面交流等因素给留学生的学习带来挑战。在线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也受到质疑。
心理健康影响:疫情的蔓延和留学受阻给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远离家人和朋友、生活环境陌生、学业和签证的担忧等因素加剧了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留学生们仍渴望重返校园。他们积极应对挑战,通过与学校保持沟通、探索在线学习资源、寻求心理支持等方式努力克服困难。相信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留学生们终将顺利返校,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3、外国留学生返回中国最新规定
根据最新规定,外国留学生返华需注意以下事项:
入境前准备:
持有有效护照和中国签证(X1/X2)
提前14天申领《健康状况声明书》,并如实填写
预订指定隔离酒店
入境时流程:
在入境口岸接受检疫,出示《健康状况声明书》
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检测结果阴性方可入境
入境后管理:
按照规定前往指定隔离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
隔离期间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不得擅自外出
隔离期满后:
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居家健康监测7天,期间应减少外出,并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
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来自高风险地区的留学生,隔离期可能延长至21天
返华前应提前了解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报告酒店或社区管理人员
以上规定是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请外国留学生务必严格遵守。返华前请及时了解最新入境政策,并做好相关准备。
4、外国留学生返校通知怎么写
尊敬的留学生:
基于[国家/地区]最新防疫政策和校园安全考虑,我们谨此通知您:
返校时间: [返校日期]
返校方式:
已接种疫苗的留学生可直接返校。
未接种疫苗的留学生需在返校前 [天数] 天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返校。
入境和校园隔离要求:
入境后,请遵守当地防疫规定,并向学校报备入境信息。
返校后,所有留学生需进行 [天数] 天校园隔离。隔离期间,请严格遵守隔离规定,不得擅自外出。
返校准备:
提前订购返程机票并办理签证。
携带有效护照、学生证和疫苗接种证明或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准备足量的口罩、消毒用品和个人生活用品。
其他注意事项:
返校后,请配合学校进行健康监测。
出现任何新冠肺炎疑似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等,请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
学校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返校政策和隔离措施。
.jpg)
请各位留学生务必在返校前仔细阅读并遵守各项规定,确保安全顺利返校。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学校国际事务办公室。
特此通知。
国际事务办公室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