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内软骨隆鼻手术(通常指使用自体软骨如鼻中隔软骨、耳软骨或肋软骨的隆鼻术)是一项精细的整形外科手术,具体步骤会根据患者鼻部条件和医生方案有所调整。以下是典型手术步骤的医学:
一、术前准备
1. 评估与设计
医生通过面部测量、影像学检查(如CT)评估鼻部结构(鼻背高度、鼻尖形态、皮肤厚度等)。
根据患者需求设计手术方案(如抬高鼻梁、修饰鼻尖等),并选择软骨来源(鼻中隔/耳软骨/肋软骨)。
2. 麻醉
通常采用局部麻醉+镇静或全身麻醉,根据手术复杂程度决定。
二、软骨取材
1. 鼻中隔软骨
在鼻腔内切开黏膜,保留鼻中隔支撑结构(L形支架),取适量软骨。
2. 耳软骨(常用于鼻尖塑形)
耳后或耳前切口,取耳甲腔软骨,保留耳廓轮廓。
3. 肋软骨(需大量支撑时)
胸部(通常第6或7肋)做23cm切口,取部分软骨,分层缝合肌肉和皮肤。
三、鼻部手术步骤
1. 切口
开放式入路:鼻小柱“W”形切口+鼻腔内切口,视野更清晰(常用)。
闭合式入路:仅鼻腔内切口,创伤较小但操作受限。
2. 分离鼻部结构
剥离鼻背皮肤与皮下组织,暴露鼻骨和鼻软骨框架。
3. 鼻背处理
若需抬高鼻梁:将雕刻好的软骨(或结合假体)植入鼻背筋膜层。
若驼峰鼻:磨除部分鼻骨后植入移植物。
4. 鼻尖塑形
用耳软骨或鼻中隔软骨搭建鼻尖支架(如盾牌移植、帽状移植),调整鼻头高度和弧度。
5. 固定与缝合
可吸收线固定软骨结构,分层缝合切口,鼻腔内填塞止血纱布,外鼻用夹板固定。

四、术后护理
1. 恢复期
1周拆线,鼻夹板固定12周。
肿胀约24周逐渐消退,完全稳定需612个月。
2. 注意事项
避免挤压、碰撞鼻部,禁止戴框架眼镜12个月。
定期复查,观察软骨吸收或移位情况。
关键风险与注意事项
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术后抗生素预防。
软骨吸收/变形:自体软骨可能有轻微吸收(约5%10%)。
鼻功能影响:少数可能出现鼻通气障碍(如鼻中隔取材过度)。
重要提示:
该手术需由整形外科专科医生操作,术前需充分沟通预期效果和风险。
个体差异大,具体方案需结合鼻部基础(如短鼻、朝天鼻等特殊矫正需求)。
如需进一步细节,建议咨询专业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