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生活津贴发放办法)
- 作者: 胡念一
- 发布时间:2024-07-17
1、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
在厦门市的创新版图上,“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正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城市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厦门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留学人才回国。目前,厦门市已累计引进高层次留学人员近万人,其中博士学位以上者占比近70%。这批回国人员中,不乏海归博士、海外教授等各领域的精英人才。
他们怀揣技术与梦想,扎根厦门,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进行科技攻关和产业布局。厦门大学引进了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吕品和教授,组建了“吕品和教授创新团队”,致力于研究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助力厦门市“芯”产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还积极参与城市建设。他们成立了“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联谊会”,搭建起海内外人才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厦门市的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对外开放建言献策。
厦门市还打造了“厦门高层次留学人员之家”,为留学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和生活服务。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育体系,厦门市正不断吸引和集聚高层次留学人才,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的推动下,厦门市的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也随之提升。相信未来,这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必将为厦门市的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2、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生活津贴发放办法
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生活津贴发放办法
第一条 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留学人员,促进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获得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并符合以下条件的留学人员:
1. 获得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
2. 已在厦门市落户或办理居住证;
3. 在厦门市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全职工作;
4. 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第三条 生活津贴标准:
1. 博士学位获得者:每月5000元;
2. 副高级职称获得者:每月3000元。
第四条 申请程序:
1. 由单位人事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2. 人才办审核材料,并报市委组织部审批;
3. 市财政局根据审批结果拨付生活津贴。
第五条 发放方式:
生活津贴按月发放,从批准之日起发放,发放期限一般为3年。
第六条 管理规定:
1. 单位负责对受补贴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
2. 受补贴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
3. 受补贴人员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应按规定停止发放生活津贴。
第七条 经费来源:
生活津贴经费由市财政预算安排。
第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子女入学政策
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子女入学政策
.jpg)
为吸引和引进高层次留学人员,厦门市出台了《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子女入学政策》,旨在为留学人员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
适用范围
该政策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高层次留学人员子女:
留学人员取得博士学位或经省(部)级以上教育部门认定的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留学人员在厦门市工作或创业,并持有有效的工作证明或营业执照;
户籍不限,但需持有厦门市长期居住证。
入学方式
高层次留学人员子女可通过以下方式申请入学:
统筹入学:根据留学人员等级和专业背景,优先安排子女入学对口学校的相应年级。
自主招生:经学校自主招生程序择优录取,不占统筹学额。
入学保障
厦门市对高层次留学人员子女入学实行双重保障机制:
学区保障:子女可申请户籍所在地或父母工作单位附近的学校就学。
择校保障:留学人员子女可参加全市优质学校的自主招生,获得更多入学机会。
教育质量
厦门市政府重视高层次留学人员子女教育质量,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措施:
师资配备:选调优秀教师,确保教学水平。
课程设置:开设特色课程,满足子女特殊需求。
.jpg)
国际交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拓宽子女视野。
该政策的实施,旨在为高层次留学人员子女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厦门,促进厦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4、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 2007
2007年,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再添佳绩。据统计,今年我市共引进留学归国人员120人,其中博士学位60人,硕士学位60人。这些归国人员来自世界各地著名大学,涵盖工程技术、生物医药、经济管理、信息科学等多个专业领域。
归国人员的引进,为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国际化视野和前沿技术,将为我市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近年来,厦门市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员的引进力度。建立了系列优惠政策,如提供购房补贴、子女入学优先等,吸引了众多海外人才回国发展。我市还与众多海外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科研项目合作等交流活动,为归国人员回国创业就业搭建平台。
这些归国人员的到来,不仅为厦门市带来了智力支持,还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先进的理念。他们将与本土人才共同努力,推动厦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