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中国留苏学生天文(中国留苏学生天文学家名单)

  • 作者: 马毅霖
  • 发布时间:2024-06-21


1、中国留苏学生天文

中国留苏学生在天文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世纪初,中国留苏学生积极投身天文研究。1920年代,郭沫若留学苏联,师从著名天文学家巴拉诺夫,研究行星光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还翻译了大量的苏联天文著作,为中国天文界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0年代,赵九章、张钰哲等中国留苏学生在苏联留学期间,系统学习了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学和天文物理学,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赵九章回国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天体物理学研究室,培养了大批天文人才。

1950年代,中国派出了更多学生到苏联留学,进一步深造天文专业。钱学森、钱三强等留苏学生在苏联学习了火箭技术和航天技术,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留苏学生在天文领域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学术成就上,还体现在他们为祖国培养天文人才方面。这些留苏学生回国后,在大学任教,建立了天文系和天文研究所,培养了大批天文专业人才,为中国天文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2、中国留苏学生天文学家名单

中国留苏学生天文学家名单

徐本禹(1929-2015)

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6年赴莫斯科大学留学,1962年获天文学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宇宙学和星系演化。

叶叔华(1927-2019)

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大,1957年赴列宁格勒大学留学,1960年获天文学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文学和黑洞物理。

严济慈(1896-1979)

191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0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1923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1929年赴莫斯科大学留学,1931年获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主要研究领域为天体力学和理论天体物理学。

郭守敬(1231-1316)

元朝大臣、天文学家、数学家。

1267年奉命主持制定《授时历》,并制造了简仪、圭表等天文仪器。

1279年至1280年赴大都(今北京)考察天象,绘制了《浑天象图》。

主要研究领域为天文学、数学和地理学。

汤觉非(1907-1982)

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赴柏林大学留学,1938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1941年赴莫斯科大学留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

3、oppo如何更换锁屏样式

如何更换 OPPO 手机锁屏样式

步骤 1:打开“设置”

从手机屏幕底部向上滑动,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设置”图标。

步骤 2:选择“锁屏和密码”

在“设置”菜单中,向下滚动并选择“锁屏和密码”。

步骤 3:输入当前密码

如果您的手机已经设置了锁屏密码,系统会要求您输入当前密码。

步骤 4:选择新的锁屏类型

在“锁屏和密码”菜单中,您可以看到当前的锁屏类型以及其他可用选项。点击您要使用的新的锁屏类型,例如:

滑动解锁

图案解锁

密码解锁

指纹解锁

面部解锁

步骤 5:设置新的锁屏

根据您选择的锁屏类型,您需要执行以下操作:

滑动解锁:无需任何设置。

图案解锁:绘制一个图案作为您的解锁图案。

密码解锁:输入一个数字密码。

指纹解锁:将您的手指放在指纹传感器上。

面部解锁:录入您的面部信息。

步骤 6:确认设置

设置完成后,系统可能会要求您再次输入新的锁屏密码或重复执行解锁操作以进行确认。

小贴士:

使用复杂的锁屏密码以提高安全性。

定期更换您的锁屏密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确保您记得您的锁屏密码,否则您可能无法解锁您的手机。

4、中国留苏学生天文学家是谁

在中国天文学发展的历程中,留苏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几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在苏联学习期间取得了卓越成就,对我国近代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钰哲(1902-1982)

中国著名天文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师从著名天文学家施密特教授。在留苏期间,他研究了太阳光谱线宽和激波理论,取得了重要成果。归国后,他建立了紫金山天文台地球物理研究所,长期从事地磁、地震和大气物理的研究工作,为我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佩纶(1901-1969)

中国著名天文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师从著名天文学家斯特拉努斯基教授。他在留苏期间主要研究天文光谱学和天体力学,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回国后,他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天文学家。

黄汲清(1916-2012)

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留学,师从著名天文学家巴巴金院士。他在留苏期间主要研究变星和天体力学,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归国后,他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长期从事变星和恒星演化研究,是著名“黄汲清变星”的发现者。

施雅风(1919-2013)

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7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师从著名天文学家斯特拉努斯基院士。他在留苏期间主要研究恒星分类和天体测量学,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回国后,他在上海天文台工作,长期从事恒星分类和天体测量研究,为我国天体测量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些留苏学生天文学家通过在苏联的学习和研究,掌握了先进的天文学知识和技术,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的成就不仅推动了我国天文学研究的进步,也为中苏两国之间的科学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