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保留学籍的情形(2019不允许保留学籍借读)
- 作者: 郭洛萱
- 发布时间:2024-06-11
1、不能保留学籍的情形
因违规行为无法保留学籍的情形
一、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1. 打架斗殴、勒索欺诈、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
2. 扰乱课堂秩序、考试作弊、抄袭他人作业等学术不端行为;
3. 酗酒、吸毒、赌博等不良嗜好;
4. 其他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如在校园内吸烟、破坏学校财物等。
二、未达到学业要求的行为
1. 连续两学期及以上成绩不及格,或累计不及格科目超过规定数量;
2. 连续旷课超过规定次数,或累计旷课时间超过规定时限;
3. 未完成规定学分或实践课程;
4. 未通过毕业论文或毕业考试。
三、其他特殊情况
.jpg)
1. 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继续学习的;
2. 经学校审查认定不宜继续在校学习的;
3. 被学校开除学籍的。
四、处理程序
当学生出现以上违规行为时,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对于情节较重,且不符合保留学籍条件的学生,学校将做出开除学籍的决定。
学校在做出开除学籍决定前,应当告知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学生若对学校的决定有异议,可以按照学校的规定提出申诉。
五、后果
被开除学籍的学生将失去学校的学籍,取消其在校的一切权利。其学业成绩和所获学位证书将被注销,不能继续在任何学校注册入学。
2、2019不允许保留学籍借读
2019年起严禁保留学籍借读
2018年12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转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严禁保留学籍借读。
《意见》指出,保留学籍借读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损害了学生合法权益,不利于教育公平公正,也不利于学校办学秩序的规范管理。
各地要认真贯彻《意见》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切实解决部分学生跨区域借读问题。要指导学校加强学生学籍管理,严禁以任何理由保留学生学籍借读。要加强跨区域借读的监督管理,加大查处力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
同时,《意见》也提出了多种方式保障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如对因父母一方户籍在本市以外,但实际居住在本地,且在本市具有合法稳定住所、保证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可以凭相关证明材料在居住地就近入学;对因父母双方户籍均不在本地,但实际居住在本地且具有合法稳定住所、户口簿上记载有监护人且监护人户口在本地、保证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可以凭相关证明材料办理寄宿制学校入学。
《意见》的出台,有利于保障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公正,规范学校办学秩序,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3、不能保留学籍的情形是什么
在学生生涯中,存在着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无法保留学籍。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情形会导致学生不能保留学籍:
学术不达标:连续两学期或一个学年综合测评不合格,或考试成绩不及格科目过多。
违反校规校纪:严重违反学校规定,如作弊、打架斗殴、违反请假制度等。
连续旷课或请假:连续旷课时间超过规定,或请假时间累计超过规定。
学费拖欠:未按时缴纳学费,导致学籍被冻结。
休学超过规定时间:因故休学的时间超过学校规定,如超过一年。
达到最高学制年限: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高学制年限,如专科四年、本科五年。
其他特殊情况:如因参军入伍、公派留学等原因,无法继续在校学习。
当学生出现上述情形时,学校有权根据相关规定取消其学籍。学生应及时关注自己的学业和行为表现,避免因上述情形导致无法保留学籍的情况发生。
4、不能保留学籍的情形有哪些
不能保留学籍的情形包括:
因违反校规校纪被学校开除或勒令退学。包括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如打架斗殴、偷窃、作弊等。
因学习成绩不合格导致被学校淘汰。如果学生连续两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成绩不及格,学校可以取消其学籍。
因连续请假时间过长导致学业荒废。学生累计请假时间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请假期限,学校可以取消其学籍。
因休学或退学超过规定时间导致学籍失效。学生休学或退学后,如果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期限未重新注册,学籍将自动失效。
因学籍信息错误或造假导致学籍无效。如果学生的学籍信息存在错误或造假,学校有权取消其学籍。
因转校或出国留学导致学籍注销。如果学生转校或出国留学,原学校会注销其学籍。
因其他特殊情况导致学籍取消。例如,因重大疾病或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学生无法继续学业,学校可以取消其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