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留学德国(郭沫若曾赴哪国留学并在该期间广泛接触西方文学和哲学)
- 作者: 朱希柚
- 发布时间:2024-07-12
1、郭沫若留学德国
郭沫若,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1914年,他赴日本留学,后转赴德国。在德国期间,郭沫若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并积极投身中国革命活动。
在德国,郭沫若主要学习哲学和文学。他广泛阅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一。郭沫若还学习了歌德、席勒等德国古典文学作品,受到其影响,创作了大量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
除了学业,郭沫若还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组织的活动。他担任留德中国青年会副会长,并编辑出版《新青年》德国增刊。在这些活动中,郭沫若宣传革命思想,号召留学生为中国的进步而奋斗。
在德国期间,郭沫若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和戏剧作品。其中,他的《女神》一书,以其激昂的革命热情和浪漫主义风格,成为中国新诗坛的奠基之作。他的戏剧《王昭君》,以历史为题材,反映了郭沫若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反思。
1921年,郭沫若因参加反帝反封建游行而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他回到中国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郭沫若在德国的留学经历,对他的人生和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他的革命和文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郭沫若曾赴哪国留学并在该期间广泛接触西方文学和哲学
郭沫若于1923年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他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学和哲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日本,郭沫若进入九州帝国大学文科选科就读。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包括莎士比亚、歌德、惠特曼等人的著作。这些作品开阔了他的眼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同时,郭沫若还深入研究了西方哲学,尤其是尼采、叔本华等人的思想。这些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郭沫若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激发了他在文学创作中的叛逆精神。
在日本留学期间,郭沫若还结识了鲁迅、茅盾等中国留学生,共同探讨文学和社会问题。这些交流进一步丰富了他的思想,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6年,郭沫若学成回国,他将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到的西方文学和哲学思想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创作出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和时代气息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发表,推动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也奠定了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3、郭沫若在日本哪里留学
郭沫若于1914年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以下地点:
熊本第五高等学校
1914年至1916年
理科乙类(医学预科)
九洲帝国大学医学院
1916年至1918年
_1.jpg)
肄业两年,未毕业
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
1918年至1921年
肄业三年,未毕业
日本大学美术学部
1921年至1923年
修读绘画和雕刻
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期间,广泛涉猎了文、史、哲、医、艺等领域,奠定了其日后的学术基础和文学素养。他在日本结识了众多进步人士,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启了其革命生涯。1923年,郭沫若因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而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结束了他八年的日本留学生涯。
4、郭沫若留学德国了吗
郭沫若曾于1923年至1928年间留学日本,学习医学和文学。但其从未留学德国。
.jpg)
郭沫若早年就读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院,后因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活动而遭迫害,被迫退学。期间,他开始接触文学创作,并发表了许多具有反帝反封建色彩的作品。
1928年,郭沫若归国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在诗歌、戏剧、小说、历史学等领域均有杰出成就。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女神》、《屈原》、《棠棣之花》、《中国史稿》等经典之作。
郭沫若晚年曾访问过德国,但并非以留学为目的。1956年,他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苏联及东欧各国,其中包括德国。访问期间,他与德国文化界人士进行了交流,参观了文化艺术机构,但未在德国进行任何正式的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