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老舍留学经历(老舍出国留学是谁资助)

  • 作者: 朱颜可
  • 发布时间:2024-05-09


1、老舍留学经历

老舍,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家,其海外留学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4年,老舍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留学。在伦敦期间,他刻苦学习英语文学和戏剧,并广泛接触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想。他结识了现代派诗人艾略特等人,受到现代主义文学的熏陶。

1929年,老舍转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他在那里钻研戏剧理论和创作技巧,并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在美国,他了解到美国戏剧的发展现状,并从中汲取了营养。

留学期间,老舍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他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思想和手法。这种中西合璧的创作风格体现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老舍腔调”。

老舍留学经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接触到了世界戏剧舞台,开阔了视野。他在英国观看了莎士比亚、易卜生等大师的戏剧,在美国参与了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的创作活动。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戏剧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归国后,老舍运用他在海外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创作了《茶馆》《龙须沟》等经典戏剧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舞台上广受好评,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老舍的留学经历是其文学创作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里程碑,塑造了他独特而丰沛的艺术风格。

2、老舍出国留学是谁资助

老舍出国留学期间,大部分时间是由英国伦敦大学中国留学生奖学金资助的。

1924年,老舍被北京师范大学送往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当时正值中国与英国签订《中英庚款协定》,其中一部分庚款被用于资助中国留学生。老舍得到了这项奖学金,每月发放20英镑,足够支付他的生活和学费。

1926年,奖学金到期后,老舍改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资助,每月发放15英镑。该基金会是由美国富商卜凯创办,旨在帮助中国留学生出国深造。

1935年,老舍结束留学生涯回国。他曾在《自叙传》中回忆,在伦敦留学期间,他勤工俭学,利用奖学金之外的时间兼职赚取生活费,以减轻经济负担。

老舍出国留学期间,主要由英国伦敦大学中国留学生奖学金、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以及个人勤工俭学资助。

3、老舍留学经历了什么

老舍先生从未出国留学。

4、老舍的求学经历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个满族旗人家庭。他的求学经历非常坎坷。

童年时,老舍曾就读于附近的一所私塾,但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15岁时,他进入北京师范学校附小,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生计。

1918年,老舍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国文。在大学期间,他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并开始尝试写作。1924年,他大学毕业,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

在伦敦,老舍一边学习教育学,一边勤奋写作。他发表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戏剧作品,逐渐崭露头角。1929年,他学成归国,先后任教于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求学期间的坎坷经历给老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并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