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公费留学要求回国吗(民国公派留学生的条件)
- 作者: 张若峤
- 发布时间:2024-05-27
1、民国公费留学要求回国吗
2、民国公派留学生的条件
民国公派留学生的遴选条件
民国政府为培养国家人才,选派优秀青年赴国外留学,制定了严格的公派留学遴选条件。
年龄限制:一般为二十五岁以下,个别专业可放宽至三十五岁。
学历要求:须为国内著名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成绩优异,品行端正。
专业限制:主要选派理工科、医学、农学、教育等专业人才,以满足国家建设所需。
.jpg)
英语水平: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能进行有效的口语和书面交流。
健康状况:留学生须身体健康,能适应出国留学的生活和学习。
品德考核:考察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政治审查:留学人员须经政治审查合格,无不良政治背景。
家庭背景:家庭出身一般要求清白,无重大违法犯罪记录。
经济担保:学生须提供经济担保,保证出国留学后的生活和学习费用。
还根据不同国家的留学政策和专业要求,制定了额外的遴选条件,如某些国家要求留学生通过特定的语言考试等。
民国公派留学条件的严格把关,确保了留学生的质量,培养了一批对国家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3、民国时期公派留学生
民国时期,为培养建设国家所需人才,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公派留学计划。公派留学生怀揣兴国梦,远赴重洋,在异国他乡刻苦求学,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派留学生中有清华学堂留美学生、庚子赔款留学生等,他们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学习理工科、自然科学、经济学等专业。他们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成归国后,公派留学生投身国家建设,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骨干作用。他们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的现代化发展。他们培养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地质学家李四光、教育家胡适等都是民国时期公派留学生。他们将海外学到的知识和思想带回中国,促进了中国学术、科学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公派留学生为民国时期的国家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怀着报国之志,远渡重洋求学,学成归国报效国家,成为时代的脊梁,为中国的发展谱写了辉煌的一章。
4、民国时期留学花费
民国时期,出国留学蔚然成风,费用不菲。
学费是留学开支的大头。以美国为例,20世纪初哈佛大学一年学费约为150美元,哥伦比亚大学约为200美元,此费用不包括食宿和书本费。
食宿费用也不低。寄宿学校或学院宿舍每月费用约为20-40美元,合租公寓每月约为10-20美元。伙食费每月约为15-25美元。
书本费也不容小觑。一本教科书的价格约为2-5美元。而学生每年需购买多本教科书,开销不小。
.jpg)
还有杂费和交通费等。例如体检费、社团费、交通费等,每月约需10-15美元。
总体而言,民国时期留学美国一年需花费约1000-1500美元。这对于当时中国家庭来说是一笔巨额开支。为了负担留学费用,许多学生依靠奖学金、勤工俭学或家庭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