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流鼻涕(“隆鼻子”可能是口误或方言的表达)是常见现象,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家长可根据症状初步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常见原因及应对方法
1. 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清鼻涕(后期可能变稠)、打喷嚏、轻微咳嗽、低烧。
处理: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一般12周自愈。无需抗生素,可缓解症状(如用生理盐水喷鼻)。
2. 过敏性鼻炎
症状:阵发性打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揉鼻子或眼睛,无发烧。
诱因: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
处理:避开过敏原,咨询医生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或鼻喷激素。
3. 鼻窦炎
症状:黄绿色脓鼻涕超过10天、面部疼痛、口臭、可能伴随发烧。
处理:需就医,可能需抗生素治疗。
4. 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
症状:高烧、乏力、肌肉酸痛,鼻涕初期清亮后变稠。
处理:对症退烧,必要时就医。
5. 其他原因
冷空气刺激:短暂流清鼻涕,保暖后缓解。
异物入鼻:单侧脓涕或血涕,需及时取出异物。
慢性鼻炎:长期鼻塞、黏涕,需耳鼻喉科评估。

何时需就医?
鼻涕持续超过10天无改善。
伴随高烧、呼吸急促、耳痛或面部肿胀。
脓涕+发烧,疑似细菌感染。
怀疑异物堵塞鼻腔。
家庭护理建议
清洁鼻腔:婴儿用生理盐水滴鼻+吸鼻器;大孩子可教其擤鼻涕。
空气湿度:使用加湿器,避免干燥刺激。
多饮水:稀释分泌物,缓解不适。
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建议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