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我国第一位留学是唐僧还是张骞(我国第一位留学是唐僧还是张骞人)

  • 作者: 王清一
  • 发布时间:2024-09-23


1、我国第一位留学是唐僧还是张骞

千百年来,华夏大地人才辈出,学子出国寻求知识更是古已有之,那么我国第一位留学生是谁呢?有人说是唐僧,也有人说是张骞。

唐僧,唐代高僧,其原名陈祎,后取法号玄奘。公元629年,为求取佛经,唐僧只身西行,途径中亚和南亚数十个国家,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印度。期间,他在印度那烂陀寺学习佛法,并翻译了许多梵文佛经回国。显而易见,唐僧赴印度求学是一次宗教寻法之旅,目的是传播佛教文化。

而张骞,汉武帝时期著名外交家和探险家。公元前138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寻求结盟抗击匈奴。他两次出使西域,历经千难万险,深入中亚腹地,与乌孙、大宛等国建立联系,了解了西域各国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状况。与唐僧出国学佛不同,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政治和军事上的,旨在开拓疆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因此,综合考虑唐僧和张骞出国目的和背景,张骞更符合现代意义上的留学概念,他的出使西域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交流之旅。所以,我国第一位留学生应该是张骞,而不是唐僧。

2、我国第一位留学是唐僧还是张骞人

唐僧与张骞同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但关于谁是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历来众说纷纭。

一方观点认为,唐僧是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唐僧,即玄奘,唐代著名高僧,曾于629年西行印度留学,学习佛教经论。他在印度学习十余年,遍访名师,系统研习了印度佛教各派经典和思想,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张骞才是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张骞,西汉著名外交家和探险家,曾于公元前139年前后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他在西域逗留十余年,游历了中亚、西亚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了当地政情、风俗和文化。张骞出使西域不仅促进了中西交流,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文明成果。

综合来看,两位候选人都有足够的资格被视为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唐僧留学印度的目的主要是学习佛教经论,而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政治外交。从留学的性质上看,唐僧的留学更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留学,而张骞的出使则更偏向于外交使团。

因此,是否将唐僧或张骞视为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定义来判断。如果以出国学习作为标准,那么唐僧可能是更合适的人选;如果以出国考察、了解外国情况作为标准,那么张骞则更符合条件。

3、我国第一位留学是唐僧还是张骞的

唐僧求法与张骞出使之争:谁是我国第一位留学?

对于中国第一位留学者的身份,历来众说纷纭,主要集中在唐僧玄奘和西汉使者张骞二人身上。

唐僧玄奘生于隋朝末年,为唐代著名僧人、翻译家。公元629年,他从长安出发,历经十余年西行取经,至天竺求得大乘佛教经典。他的这段求法之旅,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张骞则是西汉时期一位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公元前138年,他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两次抵达大月氏,并深入中亚地区。张骞的出使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那么,谁是我国第一位留学者呢?

从严格意义上讲,张骞并非留学,而是出使。他的目的是通使西域,寻找汉朝的盟友,并非以学习知识为主要目的。因此,张骞不能算作我国第一位留学者。

而唐僧则不同,他的西行之旅明确以求学为目的。他历经艰辛抵达天竺,系统学习了大乘佛教经典,并将其翻译成汉文,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从留学的本意出发,唐僧玄奘更符合我国第一位留学者的身份。他的求法之旅不仅促进了中印佛教文化的交流,也为中西文明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4、我国第一位留学生留学哪个国家

在我国近代历史的长河中,容闳先生以其卓越的贡献载入了史册,被誉为"中国近代化之父"之一。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位留学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1847年,19岁的容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耶鲁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位留学生。他赴美留学的经历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此拉开了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的序幕。

容闳在耶鲁大学专攻数学、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成绩优异,深受教授的器重。在留学期间,他广泛接触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为日后回国发展做好了知识和能力的储备。1854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

回国后,容闳历任清朝政府高官,参与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和思想,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育才学堂,培养了大批近代科技人才。他还参与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京津铁路,促进了中国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容闳的留学经历,不仅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他的留学经历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传奇,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