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官费留学日本(民国时期去日本留学的费用)
- 作者: 马洛祈
- 发布时间:2024-05-10
1、民国官费留学日本
民国时期,官费留学日本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05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出洋学生章程》,规定每年选派官费生赴日本留学。此举旨在吸取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培养现代化人才,推进国家变革。
留日官费学生主要集中在东京帝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名校,学习理工科、医学、法学、经济学等专业。他们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成为日本学界公认的中国留学生群体。
留日官费生不仅学有所成,还开阔了眼界,接触了先进的文化思想。他们积极参与日本社会活动,结交各界人士,为中日文化交流架起桥梁。
民国官费留学日本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回国后,留日学生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政府官吏、学者专家、企业家等,为国家建设和革新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同时,官费留学也培养了一批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们亲身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在抗日战争期间,许多留日学生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为民族解放而奋斗。
2、民国时期去日本留学的费用
民国时期,前往日本留学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时,留学费用主要包括学费、生活费、交通费以及其他杂费。
学费因学校和专业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国立大学的学费较私立大学低。据统计,1920年代,国立大学的学费约为每年150-200日元,而私立大学则为200-300日元。
生活费是留学开支中最大的一项。当时,在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生活费用较高,而在其他地区则相对较低。以东京为例,1920年代,每月的生活费约为100-150日元,包括房租、伙食、交通和娱乐等。
交通费也占去留学费用的一定比例。从中国前往日本需要乘坐轮船,当时,从上海到东京的船票价格约为100-200日元。如果需要在日本国内旅行,还需要支付额外的交通费用。
还有其他杂费,如书籍费、医疗费、社交费等,这些支出也需要考虑在留学费用中。总体来说,民国时期去日本留学的费用约为每年300-500日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不过,当时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提供了一定的留学奖学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留学生的经济负担。
3、民国官费留学日本的条件
4、民国去日本留学人员名单
民国去日本留学人员名单
民国时期,中国为寻求救国图存之路,派遣了大量留学生赴日学习。以下为民国去日本留学部分人员名单:
早稻田大学
周恩来(1917-1919)
李大钊(1903-1907)
陈独秀(1902)
蔡元培(1897)
.jpg)
.jpg)
东京帝国大学
鲁迅(1902-1909)
梁启超(1896-1898)
胡适(1910-1917)
陈寅恪(1918-1921)
庆应义塾大学
孙中山(1897)
宋教仁(1902-1905)
其他大学
蒋介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8-1910)
汪精卫(日本振武学校,1906-1907)
傅雷(东京美术学校,1927-1933)
林语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12-1923)
这些留学生在日本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参与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