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民国赴法留学费用大概多少(民国赴法留学费用大概多少钱)

  • 作者: 朱颜沁
  • 发布时间:2024-07-19


1、民国赴法留学费用大概多少

民国时期,赴法留学的费用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对于家境优渥的学生来说,留学费用不算一笔巨款,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却是难以负担的。

根据民国时期留法勤工俭学生的记录,每年的留学费用大概在四五千到六七千法郎之间。其中,学费约占四分之一,住宿费约占三分之一,生活费约占三分之一。学生还需要自备书籍、衣物等杂费。

学费根据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国立高等学府的学费一般在五百到一千法郎之间,私立学校的学费则要高一些,可达两千法郎以上。住宿费方面,巴黎等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较高,房租约为每月五百到一千法郎,而外省地区则相对便宜一些,房租约为每月三百到五百法郎。

生活费方面,包括伙食费、交通费、娱乐费等。伙食费约占生活费的一半,每月约为二百到三百法郎。交通费约占生活费的十分之一,每月约为几十法郎。娱乐费根据个人消费习惯而定,每月约为几十到一百法郎。

总体来看,民国时期赴法留学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赴法留学是一件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对于家境优渥的学生来说,赴法留学则是一个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好机会。

2、民国赴法留学费用大概多少钱

民国时期赴法留学的费用相当高昂。根据当时的记载,留学费用主要包括学费、生活费和旅费三部分。

学费方面,以巴黎大学为例,1913年理学院的学费为每年300法郎,文学院为400法郎,医学院为500法郎。这还不包括书本费和实验材料费等额外费用。

生活费方面,当时的巴黎生活水平较高。1913年,一个留学生每月至少需要150法郎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其中包括住宿、伙食、交通和社交费用等。

旅费方面,从上海到马赛的轮船票价约为300法郎,再从马赛到巴黎的火车票价约为80法郎。也就是说,仅往返旅费就需要400多法郎。

综合计算,一个留学生在法国留学一年,仅基本费用就需要900-1200法郎左右。而当时中国普通工人的年薪不过100-200法郎,因此赴法留学的费用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3、民国时期去法国留学的名单

民国时期赴法留学,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以下为民国时期赴法留学的部分知名人士名单:

蔡元培:北大创办人,曾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研习教育学。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主修经济学和历史学。

周恩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曾在法国留学工字学堂,学习机械工程。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曾在法国勤工俭学,学习电气工程。

徐悲鸿:著名画家,留学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研习油画。

齐白石:著名画家,曾短暂留学法国,研习油画。

傅雷:著名翻译家,曾在法国留学,专攻法语文学。

巴金:著名作家,曾在法国留学,研习法语文学。

茅盾:著名作家,曾在法国留学,研习法语文学。

梁启超:思想家、政治家,曾赴法考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和教育体系。

胡适:学者、思想家,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后转赴法国留学,研究哲学。

这些赴法留学的精英,学成归国后,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文学艺术等引入中国,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科学进步、教育改革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民国时期留学法国的名人

在民国时期,留学法国蔚然成风,涌现出众多风云人物。

第一个前往法国留学的中国人是容闳,他于1847年赴美留学,后转赴法国,为中法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近代思想家严复亦求学法国,主译《天演论》等西方名著,引进西方进化论,推动中国思想界革新。

艺术大师徐悲鸿师从法国多位名师,他将西方油画技巧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中国画杰作。

著名电影人蔡楚生早年在法国留学,接触电影艺术,回国后成为中国电影先驱,执导了《渔光曲》等经典影片。

还有政治家张群、外交家陈友仁、经济学家陈光甫、科学家李四光等,他们均曾在法国留学,汲取西方知识,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些民国时期留学法国的名人,学成归国后,在文化、思想、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引领风潮,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