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食品留样流程(学校食堂建立食品留样制度保留时间不少于多少小时)
- 作者: 胡少珩
- 发布时间:2024-08-29
1、学校食堂食品留样流程
学校食堂食品留样流程
为保障师生食品安全,学校食堂必须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食品留样流程如下:
1. 留样时间和份量
每餐次食堂应留取一份样品,每份样品至少500克。留样时间从制作完成时开始,持续到餐后两小时。
2. 留样容器
留样容器应为密闭、无毒且耐热性良好的器皿,并确保容器经过消毒处理。
3. 留样方式
留取样品时,应从成品中随机抽取,并确保样品代表该餐次食品的整体情况。留样应放在专门的留样柜中,并贴上标签,标明品名、制作时间、留样时间和留样人。
4. 存放条件
留样柜应保持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0-10摄氏度之间。留样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5. 取样记录
食堂应建立完整的食品留样记录,包括留样时间、留样人、品名等信息。留样记录应妥善保管,以便备查。
6. 留样用途
食品留样主要用于以下用途:
食品安全检测: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可通过检测留样确定食品中毒源。
质量监控:通过留样可以对食品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投诉处理:当接到食品投诉时,可以通过留样进行调查,判断投诉是否属实。
学校食堂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是保障师生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所有食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留样真实、准确,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2、学校食堂建立食品留样制度保留时间不少于多少小时
为了保障学生食品安全,教育部规定学校食堂建立食品留样制度,保留时间不少于 48 小时。
食品留样制度要求食堂对每餐制作的菜肴留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并按照规定的条件保存。具体保存条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保留时间不得少于 48 小时。
留样制度的目的是便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溯源调查。如果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以通过对留样进行检验,确定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同时,留样制度还可以督促食堂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生产,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认真贯彻落实食品留样制度,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各校食堂要按照规定严格留样,并做好留样记录。对违反留样制度的食堂,要严肃追究责任。
通过建立食品留样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学生食品安全,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各校应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切实保障学生食品安全。
3、学校食堂留样食品的留样数量不少于多少克
.jpg)
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2762-2017)的规定,学校食堂留样食品的留样数量如下:
1. 供100人以下就餐的,留样量不少于150克;
2. 供100-500人就餐的,留样量不少于250克;
3. 供500-2000人就餐的,留样量不少于500克;
4. 供2000人以上就餐的,留样量不少于1000克。
留样食品应存放在专用的冷藏或冷冻设备中,保留时间不低于48小时(包括在售时间)。留样食品应包含所有食品成分,包括配料、调味品和添加剂。
留样食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食品安全监测和检查。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留样食品可以用于溯源、调查和检验,以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或致病菌,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饮食安全。
4、学校食堂食品留样多长时间
学校食堂作为学生每日就餐场所,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为确保食品安全,学校食堂均需建立食品留样制度,对就餐食品进行一定的留样时间。
食品留样的目的是为了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追溯食品来源,查明致病原因。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学校食堂制作的食品应留样24小时。若食品涉及加热加工,则留样时间应延长至48小时。
学校食堂应配备专用食品留样柜,并严格按照留样时间要求,对每餐食品进行留样。留样食品应置于专用容器中,密封并贴上标签,标明采样时间、制备人、食品名称等信息。留样柜应锁门保管,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在食品留样期间,食堂工作人员应对留样食品进行妥善保存,防止微生物滋生、腐败变质。同时,应定期检查食品留样柜,确保食品留样安全卫生。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学校食堂应立即停止使用涉事食品,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调查。食品留样将在调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查找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学生饮食安全。
因此,学校食堂应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确保食品留样时间符合规定,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