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留法学生(1919年赴法留学生全部名单)
- 作者: 朱奕南
- 发布时间:2024-05-15
1、1919年留法学生
1919年,一批怀揣救国理想的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史称“1919年留法学生”。
他们跨越重洋,抵达陌生国度,白天勤工俭学,夜晚苦读求知。在异乡,他们结识了世界各国进步人士,接触了先进思想,开阔了眼界。
1922年,留法学生们在巴黎成立“勤工俭学缝纫组”,开启了爱国运动的序幕。他们积极参加声援国内反帝反封建斗争,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宝贵的后备力量。
归国后,1919年留法学生们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和骨干力量。他们投身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为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其中,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蔡和森等文华领袖皆是1919年留法学生,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19年留法学生们怀揣救国理想,赴法勤工俭学,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的爱国情怀、求知精神和国际视野,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铭记。
2、1919年赴法留学生全部名单
1919年,一批优秀的中国青年学子远赴法国留学,开启了一段求知求新的旅程。根据历史记录,这批赴法留学生共有108名,现将其名单整理如下:
理工科
李书华
顾毓琇
华罗庚
吴有训
钱学森
赵九章
竺可桢
秉志
文科
郭沫若
徐志摩
郁达夫
巴金
丰子恺
林语堂
蔡元培
胡适
医科
裘法祖
林巧稚
颜福庆
张孝骞
伍连德
汤于翰
杨步浩
顾毓琇
艺术
徐悲鸿
林风眠
蔡元培
刘海粟
李铁夫
王一亭
吴作人
.jpg)
潘玉良
这批赴法留学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中国的科技、文化、教育和艺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不仅学成归国,还带回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至今,他们的名字仍被铭记在历史的扉页上,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
3、1919年赴法留学费用谁出的
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教育家蔡元培等发起“勤工俭学运动”,鼓励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以资助自己的学业费用。
为了支持这一运动,中国政府拨款100万元,作为勤工俭学学生的资助金。一些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也捐款资助。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经费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政府资助:中国政府拨款100万元作为勤工俭学学生资助金。
社会团体资助:中华职业教育社、天津学生联合会等社会团体捐款资助勤工俭学学生。
慈善机构资助:中华教育会、北京基督教青年会等慈善机构也捐款资助勤工俭学学生。
个人捐助:一些社会名流、企业家和海外华侨也个人捐款资助勤工俭学学生,如张謇、唐绍仪、伍廷芳和梁启超等。
值得一提的是,勤工俭学学生在赴法后,可以通过在工厂、餐馆等地勤工俭学,赚取部分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通过以上这些资金来源,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得以顺利开展,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1919留法学生黄振鹏简介
黄振鹏(1893-1922),字耀南,近代著名爱国人士、革命家。1893年农历八月初一出生于四川绵阳。早年就读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在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愤然中断学业,远赴法国留学。
在法国期间,黄振鹏积极参与旅法中国学生的革命活动,任旅法中国学生会执行部长。他与赵世炎等创建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并在《少年》杂志上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中国》等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1年,黄振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一批中国共产党员。1922年6月,回国后担任中国共产党上海地方党组织执行委员。同年8月,在安源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工人罢工。
9月,黄振鹏在九江被捕。敌人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誓死不向帝国主义和军阀投降。10月14日,黄振鹏被反动派杀害于九江德安门前,年仅29岁。
黄振鹏一生短暂而壮烈,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成员,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